[实用新型]回转设备用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8497.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9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鲁凤鸣;孙学成;张树广;刘建民;吴蕾;刘志军;孙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备用 自适应 托轮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设备托轮支承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回转设备用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设备托轮支承装置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等行业,是回转设备不可缺少的装置。现有的回转设备托轮支承装置,刚性支撑轮带与托轮工作面无法保证全接触,液压形式故障率较高,设备运转率较低,橡胶块形式橡胶老化后柔性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大幅度提高回转设备运转可靠性的回转设备用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设备用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包括底座、托轮轴承组、托轮,还包括自适应滑动支撑,所述托轮轴承组固定在所述自适应滑动支撑上,所述自适应滑动支撑通过使其沿回转体轴向摆动的组件装配在基础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滑动支撑由固定座及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底部的柱支撑块和轴向限位块组成,所述柱支撑块位于固定座底部中心,柱支撑块底部呈凸面弧形结构,所述轴向限位块有两个,沿回转体轴向分设于所述柱支撑块两侧,轴向限位块的底面与基础底座间存在5~10mm 的间隙,所述固定座上部固定安装托轮轴承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有与所述柱支撑块的凸面弧形结构匹配的衬瓦,并固定有与所述固定座侧面接触以限制其沿回转体径向移动的径向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当轮带与回转体产生轴向偏转时,自适应滑动支撑可以随轮带的偏转而摆动,保证托轮与轮带接触面接触良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设备运转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轮带1,托轮2,托轮轴承组3,固定座4,径向限位块5,底座6,衬瓦7,柱支撑块8,轴向限位块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给出的回转设备用自适应托轮支承装置,其底座6固定在基础上,衬瓦7固定在底座6上。固定座4、柱支撑块8和轴向限位块9组成自适应滑动支撑,固定座4上部用螺栓固定托轮轴承组3,固定座4底部中心固定柱支撑块8,柱支撑块8的底部呈凸面弧形结构,该凸面弧形结构与底座6上的衬瓦7的内弧面接触,由于存在自动调心功能,所以在自适应滑动支撑摆动并有相对位移的情况下,柱支撑块8与衬瓦7接触面接触良好。
固定座4底部还固定有两个轴向限位块9,两个轴向限位块9沿回转体轴向分设于柱支撑块8的两侧,轴向限位块9的底面与底座6间存在5~10mm 的间隙。由此,自适应滑动支撑能沿其柱支撑块8所接触弧面的中心转动,当轮带1与回转体产生轴向偏转时,轮带1给予支撑的托轮轴承组3上的两侧托轮2接触面的力不同,从而使托轮2随轮带1一起产生偏转,自适应滑动支撑则有空间可以随轮带1的偏转而摆动,并且通过轴向限位块9限制其轴向最大摆动范围,从而保证托轮2与轮带1接触面接触良好。同时,径向限位块5与自适应滑动支撑的固定座4侧面接触,这样就限制了自适应滑动支撑的径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8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