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8158.2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普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新型 连接 机构 软圆铜 编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
背景技术
软圆铜编织线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智能电器、智能万能断路器、塑壳断路器等开关的连接线,现有的软圆铜编织线所设连接机构过于简单,有的甚至是导线直接连接,这样的连接不够稳定,铜线断裂脱落,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包括软圆铜编织线和固定在软圆铜编织线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连接板和接触片,所述的连接板的一端和软圆铜编织线固定连接,所述的接触片和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板上设有数个螺纹孔,所述的接触片顶端弯曲形成拉钩。
所述的接触片与连接板用软圆铜编织线连接。
所述的接触片中部设有通孔。
所述的软圆铜编织线由数根相互绞合的软圆铜线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连接时,可通过所设的连接板将软圆铜编织线固定,然后用带拉钩的接触片连通电路,有较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软圆铜编织线;11、软圆铜线;2、连接板;21、螺纹孔;3、接触片;31、拉钩;3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包括软圆铜编织线1和固定在软圆铜编织线1一端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包括连接板2和接触片3,所述的连接板2的一端和软圆铜编织线1固定连接,所述的接触片3和连接板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板2上设有数个螺纹孔21,所述的接触片3顶端弯曲形成拉钩31。该带有新型连接机构的软圆铜编织线1连接时,可通过所设的连接板2将软圆铜编织线1固定,然后用带拉钩31的接触片3连通电路,有较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所述的接触片3与连接板2用软圆铜编织线1连接。使得接触片3能适应各个角度的连接,提高了接触片的可调性。
所述的接触片3中部设有通孔32。可以提高接触片3的散热性能。
所述的软圆铜编织线由数根相互绞合的软圆铜线11构成。 绞合成的软圆铜线11比分散的具有更高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普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普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81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