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7476.7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凌 |
主分类号: | E01H1/10 | 分类号: | E01H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设备,尤其是一种大面积场地积水排水用的吸水器。
背景技术
雨后的运动场地常常会存在有大面积的积水,有时需要多人使用拖把,或者使用巨大的吸水海绵来清除地面的积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由于拖把和海绵的吸水或者保水性能较差,清除工作的效果不佳。目前市场的吸水机多为家用,吸水面积较小,适用与大面积的场地积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吸水器,这种吸水器操作方便快捷,除水效果较好而且可用于清除大面积的场地积水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水器,包括吸水滚筒、框架以及框架上的操作手柄,所述吸水滚筒通过转轴与框架相连,吸水滚筒内设有蓄水滚筒,所述吸水滚筒上设有脱水机构,所述吸水滚筒包括吸水滚筒本体以及两端部的外端盖,蓄水滚筒包括蓄水滚筒本体以及两端部的内端盖,至少在一内端盖上设有若干内倒水孔,所述外端盖上设有能与内倒水孔匹配的外倒水孔,所述外端面可选择的使内倒水孔开启或闭合。吸水滚筒通过转轴与框架相连,在框架上设置有操作手柄,在使用时,在拖动操作手柄,就能带动吸水滚筒在地面绕装轴转动。而设置于吸水滚筒外部的吸水层就可以将地面上的水快速的吸收。由于在吸水滚筒上设有脱水机构,吸水滚筒一面在吸收地面的水,另一面脱水机构又将其脱水,将水脱去的水通过集水槽,流进蓄水滚筒中。至少在一内端盖上设有若干内倒水孔,可以在一内端盖上或是在两个内端盖上设置内倒水孔,而外端盖上设有能与内倒水孔匹配的外倒水孔,当外端盖相对内端盖转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外端盖上的外导水孔来实现对内倒水孔的开启或闭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水机构为刮水板,所述挂水板一端部与框架连接,另一端与脱水滚筒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水机构为脱水滚筒,所述脱水滚筒两端分别设有支架,所述脱水滚筒设置于两支架之间。脱水滚筒设置于两支架之间,当拖动操作手柄,脱水滚筒就会与吸水滚筒发生联动,将吸水滚筒表面的水脱进蓄水滚筒中。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的上端部设有凹槽,所述脱水滚筒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内设有限位机构。在凹槽内设置限位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地面吸水的情况,来调节脱水滚筒的位置,从而来调节脱水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为弹性卡件。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滚筒本体包括外部包裹的吸水层,内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加上设有若干集水槽,在所述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在支撑加上设有若干集水槽,当脱水机构将吸水滚筒表面的水脱去的时候,就可以通过集水槽,流进蓄水滚筒中。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当调节外端盖位置将内倒水孔闭合时,就可以通过定位机构将内端盖与外端盖的相对位置限定从而起到一个联动的效果,在脱水的时候,蓄水滚筒中的水就不会往外漏出来,保证了蓄水滚筒的蓄水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机构为插销或按钮钩扣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层为吸水海绵或吸水泡沫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内倒水孔设置于内端盖的上部。将内倒水孔设置于内端盖的上部,能够提高蓄水滚筒的吸水容量,保证蓄水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滚筒上设有若干隔水板。蓄水滚筒上设有若干隔水板能够保证蓄水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作方便快捷,除水效果较好而且可用于清除大面积的场地积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手柄1、框架2、转轴3、脱水滚筒42、旋转轴421、支架5、凹槽51、蓄水滚筒6、隔水板61、吸水滚筒7、支撑架71、集水槽72、吸水层73、定位机构8、外倒水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凌,未经王博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7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移动式通信塔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镀后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