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型电子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7433.9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电子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型电子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上控制器的要求日益提高,开发结构更加紧凑、性能更好、能够满足更多应用场合的控制器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在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行业,控制器多是安装在驾驶室内,非防水型的特点难以适应客户日益提高的车辆应用要求。
市场上的一些现有的汽车控制器,一般都难以满足防水的要求。目前市场上也有的少数防水的控制器,这些控制器的结构都很复杂,零件多,模具的生产成本很高,生产工艺也因而很复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因而产品的可靠性存在很多的风险。这些控制器都采用比较简单的防水方式,比如采用局部的简单O型圈密封或者是简单的橡皮塞防水。其存在的主要缺点为:(1)控制器的零部件数量增加,会增加整机的成本;(2)控制器内部的连接环节增多,不可靠的风险增加了;在生产及装配的环节比较繁琐;(3)整机的防水由于难以应用于复杂的外壳机构,因而效果不理想,未能够获得大面积推广。因为防水型的控制器对线束的接插件也有防水要求,能够具备防水要求的控制器接插件比较少,而且一般较多的是线对线连接的接插件,板端的防水性接插件比较少。(4)该类防水型控制器在设计过程中受到线束和接插件的约束很大,最后导致控制器设计时间长、结构复杂、难以达到设计最优化。(5)整机设计必须要考虑控制器与线束及其接插件的连接。若是防水型控制器则根据接插件的具体结构在外壳上需要增加相应的设计,这会造成结构比较复杂,尺寸比较大。(6)目前的防水方式过于简单,通常适用与整机尺寸大、外形结构比较规则和简单的控制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车大功率的防水型电子控制器,除了能够满足一般控制器的电气需求外,其整机的结构要尽可能小型化且防水等级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水型电子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型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包括一壳体、一设置于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多个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端子,所述电子控制器进一步包括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在所述壳体一侧设有与一密封塞相配的一开口,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塞相配的一外盖;所述第一线束依次通过所述外盖、密封塞和所述开口连接至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线束与一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的防水接插件相连;在所述壳体边缘和所述防水接插件的四周上均设有容纳胶水的密封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配有环形端子;所述第一线束通过螺丝和环形端子固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板端子。
进一步,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和对应的凸缘。
进一步,所述防水接插件焊接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进一步,所述外盖通过螺丝固接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开口与所述防水接插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或者不同侧。
进一步,在壳体上设有一透气塞。
进一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零件面的相对面通过一个或多个散热片与所述壳体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水型电子控制器的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紧凑;
(2)控制器内部的连接环节减少,大大降低了不可靠的风险;
(3)零件采购容易获得,生产成本低;
(4)外壳的前端采用非连贯性设计,方便PCBA与外壳的安装;大功率的线束自带防水密封塞简单穿过外壳即可与PCBA相连,整机生产装配工艺及装配操作都很简单;
(5)体积小、功率大,可实现大功率、大电流、长时间的输出且散热性能良好;
(6)防水性及抗电磁干扰特性良好;
(7)防水结构以胶水的容纳结构为特征,可以轻松的实现高等级、结构复杂的防水要求,避免了采用传统O型密封圈时对整机外壳加工精度的高要求,其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型电子控制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型电子控制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型电子控制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水型电子控制器的多个螺丝将配有环形端子的第一线束固接在印刷电路板上时的状态图。
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的标注分别表示:
10、壳体;11、顶盖;12、底壳;
20、印刷电路板;21、电路板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74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件及导轨安装结构
- 下一篇:施工设备用控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