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提花机及其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6416.3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傅加龙;夏雪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加龙;夏雪原 |
主分类号: | D03C3/20 | 分类号: | D03C3/20;D03C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3256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提花 及其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提花机,具体涉及电脑提花机及其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提花技术突破了传统机械式提花纹针数的限制,使得织物纹样可以更复杂,对产品数(批)量的限制可更小,可满足纺织品多品种、小批量和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大幅提高纺织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从以往经验中我们得知,电脑提花机的稳定性极为重要,若提花机出现偶然性错误动作,就可能导致纺织产品的瑕疵乃至报废。
现有电脑提花机中的提刀装置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将经纱往上提起时,每根经纱需要的向上拉力都在500克力以上,而提刀装置向下运动时拉力突然减小,造成机器每个周期呈现不平衡的运转状态,冲击噪音大,机件磨损严重。为解决电脑提花机冲击噪音大,机件磨损严重的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1570909A(专利号:ZL200910135618.8)公开了一种电脑提花机,其中一侧的上轴凸轮连杆机构向上运动时,另一侧的下轴凸轮连杆机构偏心凸轮向下运动的,由此产生的向上推力与向下拉力保持平衡,上下运动产生的惯性得以互相抵消,因此,主轴的旋转动力以极小的耗能平稳地转化为上、下提刀装置的往复式运动,解决电脑提花机冲击噪音大,机件磨损严重的问题。
但是,上述方案中,由于上轴和下轴分别贯穿左、右支架,这样,当上、下提刀装置产生故障时,因为在左、右支架上有横穿的上轴和下轴,因此,维修时就需要先拆卸掉上、下轴,费时费力,维修很不方便。同时上、下轴的噪音也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电脑提花机上、下提刀装置产生故障时,维修很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脑提花机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脑提花机机架上的主轴以及由主轴驱动的两套提刀驱动装置;
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外侧板以及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内侧的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和所述内侧板的顶面分别固定在顶板上;
所述提刀驱动装置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上依次套设固定有第一摆杆、上固定座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布置在所述内、外侧板之间,且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座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的自由端在竖直面内前、后对称;所述下轴上依次套设固定有第三摆杆、上固定座和第四摆杆,所述第三摆杆和第四摆杆布置在所述内、外侧板之间,且分别固定在所述下固定座的两侧面上,所述第三摆杆和第四摆杆的自由端在竖直面内前、后对称;所述第一摆杆和第四摆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上提刀装置的安装孔,所述第二摆杆和第三摆杆的自由端设有用于连接下提刀装置的安装孔。
在上述传动机构中,所述上轴和下轴结构相同,沿轴向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轴部,其中第一轴部和第五轴部分别通过外轴承和内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上,所述上轴上的第三轴部与所述上固定座相适配,所述下轴上的第三轴部与所述下固定座相适配。
在上述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二轴部和所述第四轴部呈锥台状,且大直径端与所述第三轴部连接。
在上述传动机构中,所述第一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轴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脑提花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内的上、下提刀装置和主轴,还包括上述结构的传动机构,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上、下轴凸轮连杆机构,所述上、下轴的外端分别设有上、下摇臂,所述上、下轴凸轮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在所述上、下摇臂的自由端,所述第一摆杆和第四摆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上提刀装置,所述第二摆杆和第三摆杆的自由端连接所述下提刀装置。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上轴和下轴贯穿设计的形式,采用左、右两套提刀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上、下提刀装置,使得机架的中部没有上轴和下轴的阻挡,当上、下提刀装置出现故障时,无须拆卸上轴和下轴,大大方便了维修,缩短了修改时间。另外,由于上轴和下轴的长度缩短,减少了重力引起的变形,进一步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提花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脑提花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提花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脑提花的传动机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刀驱动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加龙;夏雪原,未经傅加龙;夏雪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6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烟盒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环保型深海水产养殖专用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