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转子的封闭式腔体容积循环增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915.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忠 |
主分类号: | F04C2/44 | 分类号: | F04C2/44;F04C18/44;F03C2/30;F01C1/44;F02B5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封闭式 容积 循环 增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转子的封闭式腔体容积循环增减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双转子的由多个铰接、贴合或弹性叶片分隔的封闭式腔体容积循环增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叶片式泵和马达的叶片在与转子同轴旋转时,叶片的外边缘必须与筒型定子的内侧壁尽可能紧密接触,在内侧壁上全过程滑动,这种滑动,使叶片外边缘及定子内壁产生磨损,降低泵或马达的使用寿命;鉴于泵或马达的容积空间封闭不严,泵的输出压力难于提高,马达的输出扭矩难于提高,泵或马达低速运行时,性能不稳定。活塞式泵、马达、内燃机运行时,活塞每次冲程都要从零速度加速到最高速后停止,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转子的由多个铰接、贴合或弹性叶片分隔的封闭式腔体容积循环增减的装置,可形成新的容积式液体泵、液压马达或内然机的制造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叶片铰接式:包括装置的内转子、外转子、外转子内套环、内转子叶片、外转子叶片,铰接装置、内转子与外转子联合转动的装置、内转子与外转子两端的端盖、与内转子及外转子配套的轴承及密封总成、外壳、紧固件、扭矩输入输出端。其特征是:内转子为一个圆柱体,与其配套的两套轴承及密封装置总成在圆柱体轴线两端,分别安装在左、右端盖上;外转子为套在内转子外的圆筒体,与其配套的两个外转子内套环为环状圆柱体,圆柱体套环外径与外转子端部内径相同,圆柱体套环外侧面与外转子端部内侧面静配合,两个外转子的内套环分别固定在外转子轴线两端,外转子内套环与其配套的两套轴承在圆筒体轴线两端,轴承的外套分别与左、右外转子内套环内侧壁连接,轴承内环分别安装在左、右端盖上;左右两端盖分别固定在装置外壳两端;内转子的轴线与外转子的轴线平行,不同轴;以上述两轴线确定的平面为基准,先以内转子的轴线为中心,依次做内转子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个角平分面,上述各角平分面分别与内转子外侧面相交形成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条直线,在上述4、6、8、10、12、14、16、18、20、22或24条直线位置,分别依次设置4、6、8、10、12、14、16、18、20、22或24个相同的矩形的内转子的叶片,各矩形叶片的内侧边分别与内转子在上述相交直线处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再以外转子的轴线为中心,依次做外转子的4、6、8、10、12、14、16、18、20、22或24个角平分面,上述各角平分面分别与外转子的内侧面相交形成4、6、8、10、12、14、16、18、20、22或24条直线,在上述4、6、8、10、12、14、16、18、20、22或24条直线位置,分别依次设置4、6、8、10、12、14、16、18、20、22或24个相同的矩形的外转子叶片,各矩形的外转子叶片的外侧边分别与外转子在上述相交直线处通过铰接装置铰接;每个内转子叶片的外侧边分别与相邻的外转子叶片的内侧边通过铰接装置相互铰接;各内、外转子的叶片轴向两侧边缘分别与外转子内套环内壁紧密接触;内转子左、右两端面分别与外转子左、右内套环内壁贴合,外转子左、右内套环外壁与左、右端盖内壁贴合;分别在外转子套环内侧面临近内柱面的位置对称刚性设置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圆柱体外分别套一个套环,在内转子两侧端面分别径向对称开两个槽,槽深与上述圆柱体高相等,槽宽与上述圆柱体的套环的外径相等,槽长度大于内、外转子轴线间距的2倍,上述圆柱体及套环可在槽内沿内转子的径向移动,上述圆柱体及圆柱体的套环和滑槽是构成内转子与外转子联合转动的装置之一,这种联合转动装置另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在多个内转子叶片中任选一个内转子叶片与内转子刚性连接;二是,在内转子外侧壁与外转子内侧壁之间设一个连接体,该连接体径向两侧分别与内转子内侧壁和外转子内侧壁铰接;三是,通过在封闭腔体外附加齿轮或皮带轮,实现内外转子相互连接,进而实现内外转子同步联合转动。扭矩的输入输出端是内转子或外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是叶片贴合式,这种方式与叶片铰接式的唯一区别是每一对相邻的矩形的内转子叶片与外转子叶片不是在边缘处通过铰接装置分别依次相互铰接,而是两个叶片表面通过贴紧装置分别依次相互贴合,其余结构与叶片铰接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是弹性叶片式,这种方式与叶片铰接式的唯一区别是把内、外转子的叶片均改为弹性的矩形片,各铰接处均改为弹性连接,其余结构与叶片铰接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内、外转子的叶片做成轴线与转子轴线平行的横断面为曲面的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忠,未经王德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