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限界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760.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尊军;陈维华;李洋;赵菲;戴东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特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7/00 | 分类号: | G0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限界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限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对限界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也存在大量限界检测的要求。目前国内市场上多应用静态限界检测设备,一般为三角架方式的定点检测,检测一个断面需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例如,采用传统的激光测距技术测量限界,精度虽高,但效率低,适用于施工验收等对精度要求较高等情况。对于日常检查,则精度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检测效率高、速度快。如果能够实时、连续对限界状况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就能够实时掌握限界变化,及时消除影响运输的安全隐患。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套能够快速、连续测量的列车、接触网、线路、桥梁、隧道、站台、道床断面等限界数据的检测系统,以满足不断发展的轨道交通安全运输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连续测量隧道限界并实时建立隧道限界三维模型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包括激光扫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三维坐标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激光扫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三维坐标存储模块、显示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激光扫描模块为最小角度分辨率为0.25°的激光扫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激光扫描模块通过极坐标存储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极坐标存储模块、所述里程定位模块分别通过接口电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激光扫描模块安装于车辆或移动推车上。
优选的,所述里程定位模块包括里程计和查询应答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激光扫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接受来自激光扫描模块的极坐标数据,将极坐标数据转化为二维直角坐标数据,并结合实时的里程定位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可实现连续式地采集和检测隧道限界情况,并实时建立隧道限界的三维模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限界状况,了解线路、站台和隧道的实际状态,保障轨道交通的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限界二维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隧道限界检测系统包括激光扫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三维坐标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激光扫描模块、里程定位模块、三维坐标存储模块、显示模块连接。其中,激光扫描模块通过极坐标存储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极坐标存储模块、里程定位模块分别通过接口电路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激光扫描模块用于实时获取隧道断面轮廓的极坐标数据,隧道断面是指与车辆行进方向垂直的面。里程定位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车辆前进的位置。激光扫描模块检测到的极坐标数据存储在极坐标存储器中,由接口电路发送给数据处理模块。上述的接口电路也称为I/O电路(Input/Output),即适配器、适配卡或接口卡,它是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的桥梁。数据处理模块接受来自激光扫描模块的极坐标数据,将极坐标数据转化为二维直角坐标值,并结合实时的里程定位数据建立三维模型,可实现连续式地采集和检测隧道限界情况,并实时建立隧道限界的三维模型,使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限界状况,了解线路、站台和隧道的实际状态,保障轨道交通运输安全。另外,三维坐标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得到的数据,方便操作人员在与需要时调取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查,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输出的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特物流有限公司,未经中特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