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监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574.7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曼;邹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监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ZigBee无线单片机控制技术、传感器信号采集技术、LCD显示控制技术、发声报警技术,尤其是一种婴儿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婴儿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婴儿监护一直是家庭关心的重要问题,当前大多数家庭还是主要依靠家人时时刻刻看守着婴儿,因此造成工作、生活不便。
CC2530是用于2.4-GHz IEEE 802.15.4、ZigBee和RF4CE应用的一个真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络节点。CC2530结合了领先的RF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8051CPU和许多其他强大的功能。
本装置采用CC2530为核心结合传感器信号采集技术、发声报警技术等设计出一种婴儿监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监护装置,通过非接触式红外体温传感器采集婴儿体温数据、温湿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温湿度数据、振动传感器感知婴儿睡觉状况、并通过LCD显示采集的体温数据、环境温湿度数据;当检测到振动信号时控制喇叭发声报警提示监护人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以遵循ZigBee协议的无线单片机CC2530为核心结合传感器检测模块、LCD液晶显示控制技术、声音报警控制技术进行设计,由传感器采集节点、报警节点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传感器采集节点由CC2530无线单片机(1)、MLX90614构成的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传感器模块(2)、SHT0构成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模块(3)、801S构成的振动检测传感器模块(4)、JLX12864G-109-P构成的LCD液晶显示模块(5)共同构成;报警节点由CC2530无线单片机(6)、CB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7)、B10K音量电位器(8)、LB014小喇叭(9)、ALPS按键开关(10)共同构成;CC2530无线单片机(1)的P1.1端口接MLX90614的SDA端口、P1.2端口接MLX90614的SCL端口、P1.3端口接SHT0的DATA端口、P1.4端口接SHT0的SCK端口、P1.5端口接801S的数字电平信号输出端口、P0.0-D0.7端口接JLX12864G-109-P LCD的数据端口、P2.0-P2.4端口接JLX12864G-109-P LCD的控制端口,测量出体温数据、温湿度数据、振动信号、控制LCD显示,当CC2530无线单片机(1)检测到振动信号将发送振动无线指令给CC2530无线单片机(6);CC2530无线单片机(6)的P3.1端口接CB555的/RD端口、P3.2端口接ALPS按键开关、B10K的一个端口接CB555的输出端口、B10K的另一个端口接LB014,CC2530无线单片机(6)接收到振动无线指令信号其P3.1端口输出高电平控制CB555驱动LB014发声报警,当ALPS按键开关按下P3.1端口输出低电平控制CB555移除LB014发声报警,调节B10K可控制报警音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遵循ZigBee协议的无线单片机CC2530为核心结合传感器检测模块、LCD液晶显示控制技术、声音报警控制技术进行设计,实现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测量功能、环境温湿度检测功能、通过振动传感器感知婴儿睡觉状况并具有发声报警功能;装置具有智能化程度高、无线通信安装灵活方便、实用性强等显著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图中:1.CC2530无线单片机,2.非接触式红外体温检测传感器模块,3.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模块,4.振动检测传感器模块,5.LCD液晶显示模块,6.CC2530无线单片机,7.多谐振荡器,8.音量电位器,9.小喇叭,10.按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传感器采集节点、报警节点两大部分共同组成,传感器采集节点安置在婴儿床上,报警节点可放置在家庭任何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