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25509.4 | 申请日: | 2013-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夫义;万伟;段术林;陈庆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一种连接器插座,尤指一种于连接器插座之连接口处增加防护装置,可使连接器插座满足机械与人工高耐插拔,且力量范围变小更稳定之连接器插座。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一般通称为USB连接器,由于其具有即插即用、传输速度快等特性,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各场合之讯号传输上,而随着USB连接器的发展,人们对于传输速度、稳定度已有着更多的需求。
而目前市面上多应用USB2.0作为传输接口,随着数字多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传输文件的不断扩大,USB2.0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上的需求。而USB3.0具有向下兼容的特性,并兼具传统USB技术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的功能,该技术的目标是推出比目前连接水平快10倍以上的产品,采用与现有USB相同的架构,除对USB进行优化,以实现更低的能耗以及更高的协议效率之外,并支持未来的光纤传输,相较于USB2.0的传输速度480Mbps,USB3.0的传输速度可达5Gbps。
而由于USB连接器符合新一代性能上的要求,对于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机械结构都有更为严谨的规范。目前USB协会规范USB连接器产品需能承受机械插拔或是手动插拔5000次,然而,现有的USB连接器仅能满足机械插拔5000次,不能满足手动插拔5000次。
并且,现有的USB连接器插座当人工连接USB连接器插头插入时容易歪斜,导致了USB连接器插座的弹片容易被破坏,从而影响了USB连接器的插拔力及使用寿命。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发明之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之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发明专利者。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于连接器插座之连接口处增加防护装置,使连接器插座满足机械与人工高耐插拔,且力量范围变小更稳定之连接器插座。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一种连接器插座,供一默认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该连接器插座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端子和金属外壳,其中:该绝缘本体,设置有端子槽;若干端子,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端子槽中;以及该金属外壳,包覆在该绝缘本体外,其一端具有一供该连接器插头进行插接之连接口,该金属外壳内壁面邻近该连接口处具有向该金属外壳内部凸出的凸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系为一撕破式凸点。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系为该金属外壳向内部弯折而形成之一凸缘。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系为一弹片。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系为一凸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器插座系为USB连接器插座。
其中,由于本发明之该金属外壳内壁面邻近于该连接口处具有至少一向该金属外壳内部凸出之凸部。藉由该至少一凸部的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先前技术之USB连接器无法满足手动插拔5000次的要求以及USB连接器插座的弹片容易被破坏等问题,本发明于连接器插座之连接口处增加防护装置,有效的减少了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连接时的间隙,能保证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对插力量平行进入与拔出,从而对连接器插座之弹片进行保护,可使连接器插座满足机械与人工高耐插拔,且插拔力量范围变小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之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各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一,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当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时。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二,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当连接器插头进行连接时。
图5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之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之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7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之另一较佳实施例。
图8为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之实施示意图,说明本发明连接器插座之另一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