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开关电路和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023.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柳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3 | 分类号: | H04N5/6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开关电路 开关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开关电路和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无法耐受过大的冲击电流,因此基本都无法实现对较高直流电压(大于12V)采用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或双极性三极管进行开关控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对较高电压进行开关控制,以达到在特定条件下开通/切断此较高电压的输出。
传统开关电源一般由待机模块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组成,当开关电源进入待机状态时,PWM模块停止工作,主电压输出变为零,仅待机模块工作以提供待机所需的电压,一般为3.3V或者5V;当开关电源由待机转为开机时,PWM模块启动工作,主电压开始输出,一般为12V或者24V直流电压。
对于电视行业,一般输入功率大于或等于75W的传统液晶电视的开关电源由三个模块组成: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素校正)模块、PWM模块及待机模块;输入功率小于75W的开关电源由两个模块组成:PWM模块和待机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在开关电源给电视机芯和显示屏供电过程中,对于输入功率小于75W的开关电源,其待机模块并非一定必须使用,增加待机模块反而会增加开关电源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直流开关电路和开关电源,旨在实现对主电压进行可靠的开通和关断,并对控制主电压开通/关断的开关元件进行短路保护,同时降低开关电源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开关电路,所述直流开关电路与开关电源的PWM电路连接,且分别与电视机芯和显示屏连接;所述直流开关电路包括采样反馈模块、开关控制模块、工作电压转换模块和待机电压转换模块;其中,
所述采样反馈模块分别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所述电视机芯的开机信号输出端和PWM电路的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反馈模块采样并反馈所述PWM电路输出的主电压,且根据所述电视机芯发出的开机信号改变其采样环路的阻抗;
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所述电视机芯的开机信号输出端和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开机信号控制所述主电压是否向所述显示屏输出;
所述工作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电视机芯连接,并将所述主电压转换为所述电视机芯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待机电压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电视机芯连接,并将所述主电压转换为所述电视机芯所需的待机电压。
优选地,所述采样反馈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开关二极管、三端稳压管和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电视机芯的开机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一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共阴极连接,且经由所述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的第二阳极与所述工作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公共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管的阳极接地,所述三端稳压管的阴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PWM电路的主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WM电路的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采样反馈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视机芯的开机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经由所述第一电容接地,且经由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机视频监控系统
- 下一篇:镜座防溢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