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4496.9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经军;田和清;周献忠;李艳阳;冷继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拌和 楼上 骨料 回转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中的回转漏斗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拌和楼顶的骨料漏斗,一般都采用上部圆柱体,下部圆锥体,而溜槽通常为半圆形或圆形。由于所有骨料都集中在漏斗下方进入到骨料仓,在接收各种不同骨料时,由于方向和落差的原因,漏斗的侧壁和底部,以及溜槽的底部很容易磨损,且磨损的部位随机因而不确定,磨损后不容易焊接和修补,给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可以降低磨损延长无故障使用寿命,且容易快速修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包括由回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溜槽,溜槽上部设有集料斗,所述的集料斗横截面为多边形,溜槽的横截面为四边形,集料斗底部设有料斗挡板,料斗挡板上开有通往溜槽的下料口。
所述的下料口不接触集料斗的内壁,以在下料口的周围形成阶台。
所述的集料斗的横截面为六边形。
所述的下料口为四边形。
所述的溜槽内设有多个溜槽挡板。
所述的溜槽挡板为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溜槽两端的位置。
所述的溜槽通过固定支架与立柱连接,立柱与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回转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中,电机与减速机连接。
经分析,磨损快的原因在于骨料本身较为粗糙,且在集料斗和溜槽内的运动速度较快,从而造成磨损较快。而磨损后不容易焊接和修补的原因则在于,集料斗为曲面,用于更换的部件不易加工,这耽误了维修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通过设置的料斗挡板降低了骨料在集料斗内的落料速度,且由下料口不接触集料斗的内壁,以在下料口的周围形成阶台的结构,在阶台处容易形成骨料的堆积,因此落料时的骨料冲击主要由该部分骨料承受,因此这也降低了对集料斗内壁和料斗挡板的磨损。进一步的在溜槽内设置的溜槽挡板,也降低了骨料在溜槽内的落料速度,从而延长了溜槽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采用集料斗为多边形,溜槽为四边形的结构,这样损坏的部分均为平面,便于快速的修补,降低对生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料斗1,料斗挡板2,下料口3,溜槽挡板4,溜槽5,固定支架6,立柱7,回转驱动装置8,底座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用于混凝土拌和楼上的骨料回转漏斗,包括由回转驱动装置8驱动旋转的溜槽5,其中,溜槽5通过固定支架6与立柱7连接,立柱7与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的回转驱动装置8连接。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8中,电机与减速机连接。
溜槽5上部设有集料斗1,所述的集料斗1横截面为多边形,溜槽5的横截面为四边形,集料斗1底部设有料斗挡板2,料斗挡板2上开有下料口3。由此结构,设置的料斗挡板2降低了骨料的落料速度,且与回转驱动装置8配合,集料斗各个面上的磨损大致相当,从而延长了无故障使用时间。且即便破损,由于集料斗1和溜槽5的内壁均为平面,便于修补。
优化的如图1、2中,所述的下料口3不接触集料斗1的内壁,以在下料口3的周围形成阶台。由此结构,骨料容易堆积在阶台处,因此落料时的骨料冲击主要由该部分堆积的骨料承受,这也进一步降低了骨料对集料斗内壁和料斗挡板的磨损。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所示,所述的集料斗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由此结构,在确保集料斗1开口较大的前提下,也便于加工。
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所示,所述的下料口3为四边形,由此结构,便于加工。
优化的方案如图1、3中所示,所述的溜槽5内设有多个溜槽挡板4。由此结构,便于降低料在溜槽内的落料速度,并使在溜槽的磨损主要集中在溜槽挡板4,从而延长溜槽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的溜槽挡板4也具有堆积骨料的效果,以使冲击不会直接由溜槽挡板4承受。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溜槽挡板4为两个,分别位于靠近溜槽5两端的位置。由此结构,溜槽挡板4作为易损件而较为便于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4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