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4145.8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玉;杜玉川;王利广;李仕良;曹海勃;赵拓;王凤恩;翟广涛;何晓晨;李建波;脱腾;刘丁;张学亮;窦炳康;裴颖颖;张树彬;才彦锋;董彦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底墩坑式托换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支护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为节约用地,原有建筑出于某种目的,需要进行改造、加层或加大使用荷载。如果拆除底层,重建多层、高层,既要考虑拆除的难度,又要分析其经济指标,托换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托换方法包括基础加宽及加深托换、装饰托换、树根桩托换、灌浆托换和纠偏托换等。上述托换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周围建设场地的限制。
申请号为20082016245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水泥搅拌土植入预制钢筋混凝土芯棒复合承压桩“主要由桩体构成,桩体外层是水泥搅拌桩机搅动土形成的大直径水泥搅拌桩,内部是大直径水泥搅拌桩未凝结时植入的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芯棒桩。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土质分布等条件,大直径水泥搅拌桩的长度可以与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芯棒桩一致,也可以小于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芯棒桩形成变截面复合承压桩结构。”。但是,该专利的复合承压桩不适用于建筑和工业设备整体基础加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建筑和工业设备整体基础加固。
本实用新型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包括桩身部分和扩头部分,扩头部分的下部为锅底形结构。扩头部分设有锚杆支护,锚杆为放射性结构。扩头的直径D与桩身的直径d之比为2~2.9,扩头高度h为1.2~2米,锅底形结构部分的高度a为150~200mm。
扩头的宽度b与扩头高度h之比为1/3~ 1/2。锚杆为钢筋笼结构,灌注素水泥浆。桩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向成孔下放钢筋,绑制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进行养护。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宜于地下水位以上施工,适用于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
本实用新型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通过在原建筑物基础的外侧通过引洞挖出成孔,向成孔浇注混凝土成桩,合理利用原建筑物基础与桩基础的分担比,同时考虑建筑物的刚度兼顾变形协调,提高了原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在植入桩的扩头部分采用素水泥锚杆支护,有效防止扩头成孔过程的塌落,提高植入桩的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成本低、质量好,对环境影响小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可桩用于民用建筑或工厂大型设备基础的托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植入桩锚杆示意图;
其中:
1—桩身、2—扩头、3—锚杆、4—锅底形结构、a—锅底部分高度、b—扩头宽度、d—桩身直径、h—扩头高度、D—扩头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扩底墩坑式托换的后植入桩,如图1、图2所示,包括桩身1部分和扩头2部分,扩头部分的下部为锅底形结构4。扩头2部分设有锚杆3支护,锚杆为放射性结构。扩头2的直径D与桩身的直径d之比为2.8,扩头高度h为1.5米,锅底形结构部分的高度a为200mm。扩头宽度b与扩头高度h之比为0.9:2。锚杆3为钢筋笼结构,灌注素水泥浆,桩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扩底墩坑式托换后植入桩的施工过程为:
⑴成孔:在建筑物基础外侧挖出引洞,按设计求挖植入桩孔,植入桩孔包括桩身1部分和扩头2部分,扩头部分的下部为锅底形结构4。扩头2部分采用锚杆3支护,锚杆为放射性结构。用人工成孔后,放入钢筋笼,灌入素水泥浆即为锚杆支护。
⑵护壁:每挖1.0米挖扩底桩桩身1成孔,用混凝土做一次护壁支护,做完护臂支护继续挖成孔,直到成孔完毕,对桩孔进行验收。护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模板浇注而成。
⑶制作钢筋笼和安放注浆管:对原建筑基础底部进行凿毛,下放钢筋,在成孔内绑制钢筋笼,同时下放注浆管,注浆管为φ40mm的钢管。
⑷混凝土浇注: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压送到植入桩孔中,进行养护。
⑸后压力注浆:浇注混凝土48小时后,用水冲开注浆管,进行压力注浆,浆液的水灰比为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4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