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4074.1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龙;程学忠;杨以广;洪汉武;王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青松吐鲁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6 | 分类号: | F03G6/06;F24J2/14;F24J2/24;F24J2/34;F2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槽式聚热 发电 系统 | ||
1.一种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阵列、跟踪装置、控制器、蓄能器、除氧器、汽水分离器、过热器、和循环蒸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阵列包括槽形抛物面聚光反射器、槽形抛物面金属支架和用于收集槽形抛物面聚光反射器反射太阳能的高温太阳能集热管,所述槽形抛物面聚光反射器固装在槽形抛物面金属支架上,所述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蓄能器的输入口,所述蓄能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输入口,所述蓄能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过热器的输入口,所述过热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汽水分离器的输入口,所述汽水分离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蒸汽发电装置的进气口,所述循环蒸汽发电装置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除氧器输入口,所述除氧器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蓄能器的输入口,所述除氧器和蓄能器间的管道上设置给水泵,所述高温太阳能集热管的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过热器上,所述过热器的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在蓄能器的输入口,所述跟踪装置固装在槽形抛物面金属支架上,该跟踪装置和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蒸汽发电装置的输出口和除氧器的输入口间设置两路管道,一路管路直接连接在除氧器的输入口上,另一路管道上设置低位补充水箱、汽水消声加热器和凝结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抛物面聚光反射器采用两种聚焦反光镜,分别为A面聚焦反光镜和B面聚焦反光镜,所述A面聚焦反光镜和B面聚焦反光镜均包括反射镜面、PVB胶片和衬托玻璃三层,所述PVB胶片位于反射镜面和衬托玻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面聚焦反光镜的反射镜面的厚度为3mm,该反射镜面的弧长为1524mm,该反射镜面的弦长为1514mm,所述PVB胶片的厚度为0.76mm,所述衬托玻璃的厚度为3mm,所述A面聚焦反光镜的宽度为1330mm。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面聚焦反光镜的反射镜面的厚度为3mm,该反射镜面的弧长为1654mm,该反射镜面的弦长为1649mm,所述PVB胶片的厚度为0.76mm,所述衬托玻璃的厚度为3mm,所述B面聚焦反光镜的宽度为13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跟踪装置中的传感器外形呈倒置“T”形,底部两端各设置光电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槽式聚热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采用3组S7-200CN型号的PL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青松吐鲁番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国电青松吐鲁番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40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