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3586.6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樊沈金;欧阳松;倪亮亮;曹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F24F11/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室内 温湿度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应用和室内光照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生活和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室内环境与人体关系密切。目前人们常用的家用室内温湿度调节控制设备有:空调,通常可以单独的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模式;加湿器,运行时起到提高室内湿度的作用、干燥器,运行时起到降低室内湿度的效果;暖气/电热器,冬季使用提高室内温度,同时会降低室内湿度。
但室内环境的热特性是室外气候与内部热源通过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热交换与热平衡的结果,体现为气温、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等四个主要物理因素数值的变化。热环境是由作用温度(气温和平均辐射温度)、相对湿度和气流速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独调节温、湿度其中的任意一项而忽视另一项,并不一定能使人体感觉舒适。例如,夏季身穿单衣在气温与平均辐射温度同为26℃、相对湿度40%、气流速度小于0.15m/s的房间里办公,多数人感到舒适;同其它条件不变,相对湿度增加到80%时,大多数人就感到闷热。
而目前现有家用设备在运行时只能起到改变温、湿度中的一项,例如在空调制冷或制热模式下,无法根据当前室内温度来调节湿度。而当在居室内配备多种设备时,这些设备之间无法实现协同工作,导致很难达到最适宜人体的舒适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结构上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实现了多种温湿度调节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从 而保证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使室内环境适宜人体。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湿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接入无线通讯网络的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显示输出模块;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通过A/D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显示输出模块连接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连接所述湿度调节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到所述处理器,并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网络连接所述服务器。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空调,所述处理器通过空调控制器控制连接所述空调。
所述处理器通过RS485通讯模块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
所述湿度调节装置为加湿器、干燥器和门窗,所述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模块控制连接所述加湿器、干燥器和门窗。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带有电动阀的暖气,所述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动阀。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电热器,所述处理器通过继电器模块控制连接所述电热器。
所述处理器通过RS485通讯模块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
所述处理器为ARM9处理器。
所述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模式切换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全自动控制模式下,处理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和湿度信号,之后与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对比,若室内温度、湿度中超出阈值范围则启动相应设备进行温、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多种温湿度调节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从而保证室内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平衡,使室内环境适宜人体。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参见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一、随时测量室内的温度、湿度,并通过显示器提供现场数值显示,以及通过网络提供远程提示功能;二、若室内温度、湿度超出设定阈值范围,则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控制;三、用户可通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远程控制来调节室内温、湿度。为实现上述功能,控制系统主要由感知部分、处理部分、执行部分以及网络部分四部分构成,具体的结构组成方面主要包括湿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以及接入无线通讯网络的服务器和移动终端,另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和显示输出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维物联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鸿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风扇的压铸件侧墙
- 下一篇:键盘测试机Z轴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