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气柜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3414.9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杉;卞建华;孟祥亮;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云杉 |
主分类号: | C10L3/00 | 分类号: | C10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瓦斯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石化行业都配套建设了气柜回收装置,气柜装置在回收低压瓦斯、减少火炬排放、节约能源、减少加工损失、降低周边环境污染、改善周围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有的气柜装置,低压瓦斯在气柜中进行缓冲及沉淀后,经螺杆压缩机进行升压,再进入脱硫化氢塔脱除低压瓦斯中的硫化氢,然后进入高压瓦斯管网,应用于各生产装置,现有的气柜装置流程图如图1所示。实际生产中,现有的气柜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气柜回收的低压瓦斯中组成变化大,其中≥C3组分含量为10%(v/v)左右最高达到12%,导致大量≥C3组分到回收装置燃烧掉;高压瓦斯供应量与消耗量不平衡,高压瓦斯系统压力在0.15-0.6Mpa之间波动,造成脱硫塔压力波动大,脱硫效果差,脱硫合格率低;脱硫后瓦斯分液罐分离效果差,瓦斯携带胺液量大,直接排入污水系统,造成浪费及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压力稳定,脱硫合格率高,气液分离彻底的新型气柜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气柜回收装置,包括气柜、压缩机、缓冲罐、脱硫塔、分液罐,所述气柜通过压缩机与缓冲罐相连接,所述缓冲罐顶部与脱硫塔相连接,所述脱硫塔顶部与分液罐相连接,所述分液罐顶部与旋流分离器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顶部通过压控阀与瓦斯出装置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底部与催化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气柜回收装置增加旋流分离器和压控阀,将轻烃和瓦斯干气中≥C3组分分离,瓦斯干气中≥C3组分降至5%(V/V)以下,解决了“干气不干”的问题,同时稳定系统压力,提高了脱硫合格率,减少了因瓦斯携带胺液而带来的燃烧炉隐患,保证安全稳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气柜装置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柜装置流程图。
图中,1、气柜,2、压缩机,3、缓冲罐,4、脱硫塔,5、分液罐,6、旋流分离器,7、压控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新型气柜回收装置,包括气柜1、压缩机2、缓冲罐3、脱硫塔4、分液罐5,所述气柜1通过压缩机2与缓冲罐3相连接,所述缓冲罐3顶部与脱硫塔4相连接,所述脱硫塔4顶部与分液罐5相连接,所述分液罐5顶部与旋流分离器6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6顶部通过压控阀7与瓦斯出装置连接,所述旋流分离器6底部与催化装置相连接。
通过压控阀控制气柜回收装置脱硫化氢塔的压力,维持压力稳定,大大提高了脱硫合格率;经过旋流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将干气携带的胺液除去,减少因瓦斯携带胺液而带来的燃烧炉隐患,另一方面回收干气中的轻烃。夏季将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胺液送至硫磺装置回收,每年可减少胺液(纯度为30%)损失30m3,节约费用约18万元;冬季将气液旋流分离器分离出来的轻汽油组分送至催化粗汽油罐回收,每年可回收轻汽油组分150t,直接增加经济效益约90万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云杉,未经张云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