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可拆卸的多电极多通路光电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23182.7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磊 |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B01J19/12;C25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可拆卸 极多 通路 光电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化学反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可拆卸的多电极多通路光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1839年A.-E.贝可勒尔首先观察到两个等同的金属电极插在稀酸溶液中,光照其中一个电极而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贝可勒尔效应。1887年H.R.赫兹在金属│真空界面的研究中发现光电子发射现象。而在电极│溶液界面,电子的光发射效应则演变成为光电化学的一个研究方向。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光发射已发展成为电化学体系中的一项独立的研究内容。50年代中期,在研究半导体│电解液界面过程中,了解到当光照半导体电极而且光量子的能量大于半导体的带隙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光电流,它远大于金属受光照产生光电子发射所能获得的电流。这种效应到1972年找到了应用的前景,用光照n-二氧化钛阳极(以铂为阴极的光电化学电池),第一次实现了光助电解水产生氢的重要成果。此后光电子化学能量转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兴趣,尤其在70年代后期,用电化学方法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化学能,形成了太阳能利用的光电化学方向。
光电解水过程在实现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方面优势显著,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迫切需要定量的研究光电极所产生的光电流大小与实际分解水产氢、产氧量的关系。而目前市场上没有满足此功能的专门的光电化学反应装置。为此急需开发一种能满足上述实验要求的多电极光催化反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光电化学研究问题。
当前光电化学反应的研究,特别是光电解水、二氧化碳光电催化等,侧重于常温常压条件,其反应装置主要是开放式的,适于非封闭的系统。使用的多为自制电极,无法满足市面上大多数的常规电极。即使是封闭的系统,也存在使用繁琐,拆卸复杂等诸多问题。
现有的光电反应器实验特定性强,存在无法实现气体吹扫,无法实现平面的通光窗口,反应器安装拆卸难度大,和电极无法兼容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极可拆卸的多电极多通路光电反应装置,其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可适于大多数常规电极,并且可实现气体吹扫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极可拆卸的多电极多通路光电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压圈、反应器密封O型圈和压盖组件;
所述反应器本体为圆柱状容器,其侧面设有一个平面光窗口;所述反应器压圈为环状结构,其截面周圈设有若干个固定孔,其内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反应器压圈套在反应器本体的顶部外沿;所说反应器密封O型圈放置于反应器压圈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压盖组件为一圆饼状结构,其边缘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压盖组件压在所述反应器压圈上面,通过紧固螺丝穿过压盖组件和反应器压圈上的固定孔进行固定,反应器O型圈受挤压,将反应器压圈固定在反应器本体的顶部外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反应器本体上设有光学平面窗口,可实现光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所述压盖组件包括多个电极通道和多个通路且可实现电极拆卸,电极通道内密封圈的设置,使本装置可适用市面上的多种电极,并可实现良好的密封性及快速拆卸;压盖本体上设有多个气路,可实现气体吹扫,气体循环和样品气体的实时分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压盖组件包括压盖本体、若干个电极密封O型圈和若干个电极压圈;
所述压盖本体为一圆饼状结构,在其中心部位分布有若干个中空柱状的电极通道,且电极通道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压盖本体的上下两侧面;所述电极通道上下两端面内侧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电极密封O型圈放置于电极通道的环形凹槽内;所述电极通道的两端各固定一个电极压圈;在所述压盖本体顶面若干个电极通道外侧分布有若干个中空柱状的通气管。
进一步,所述压盖本体外圆对称两点分别设有一个矩形把手。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压盖本体更容易安装到反应器压圈上,并使安装的更牢固;并能防止在移动本电极可拆卸的多电极多通路光电反应装置时触摸到反应器本体;方便对压盖组件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压盖本体底面距边缘一定距离处设有环形突起,且环形突起与反应器压圈内侧的环形凹槽相吻合;所述压盖本体的环形凸起嵌入到反应器压圈的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电极压圈两端面距边缘一定距离处各设有一个环形突起,且环形突起与电极通道内侧的环形凹槽相吻合;所述电极压圈的环形凸起嵌入到电极通道的环形凹槽内并通过螺纹固定。
进一步,所述反应器本体为石英玻璃或普通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磊,未经陈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3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