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轴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2969.1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来宝;陈远杰;万建青;陈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易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6 | 分类号: | C21D1/06;C21D1/42;C21D1/62;C21D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314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件淬火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转轴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于使用的需要,某些工件在加工成型后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淬火,以增加工件的硬度。对于轴型工件,由于其纵向长度远大于横向长度,所以一般的淬火设备较难实现。
CN201864746U公开了一种轴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所述的第一感应件设有淬火液入口,所述的第二感应件设有淬火液出口;感应设备连接件,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的输入端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的输出端包括冷却水出口,所述的输出端和所述的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工件夹套,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轴夹套,所述的轴夹套为圆弧形;所述的感应设备连接件夹设于所述的第一感应件和所述的第二感应件之间;所述的第一夹持臂固定于所述的第一感应件的外侧,所述的第二夹持臂固定于所述的第二感应件的外侧。
CN201864748U公开了一种转子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设备连接件,包括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的输入件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的输出件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的输出件和所述的输入件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板;淬火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转子感应套,所述的转子感应套为开口圆弧,圆弧两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连接臂一端和所述的第二连接臂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臂另一端和所述的第二连接臂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感应件一端和所述的第二感应件一端连接;淬火件为开口圆弧,所述的圆弧一端设淬火液进口,另一端设淬火液出口;所述的淬火件设于所述的转子感应套正下方;所述的第一感应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输入件,所述的第二感应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的输出件。
上述淬火装置适用于工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增加工件表面的硬度。但不适用于长度在10cm以上的轴工件的表面加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淬火装置,适用于长度在10cm以上的轴工件的表面加工处理,增加工件表面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轴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感应线圈和淬火件,淬火感应线圈悬于淬火件上方,距离5cm-7cm。
淬火感应线圈包括管状螺旋淬火感应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管状螺旋淬火感应件为连续变径螺旋。最大螺旋半径为60mm,最小螺旋半径为30mm,最大螺距为12mm,最小螺距为5mm。
对于获得最佳的淬火效果(如:表面硬度和脆性),最大螺旋內缘与轴工件外缘的垂直距离为5mm-12mm。
淬火件,其上设有淬火容置孔,两侧设置淬火液进口和淬火液出口。淬火容置孔侧壁设置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淬火感应线圈的技术改进,并与淬火件相对位置的互相配合,适用于长度在10cm以上的轴工件的表面加工处理,增加工件表面的硬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轴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转轴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感应线圈1和淬火件2,淬火感应线圈1悬于淬火件2上方,距离5cm-7cm。淬火件2设有淬火容置孔21,以容纳轴工件淬火,其两侧设有淬火液进口22和淬火液出口23。淬火感应线圈1包括管状螺旋淬火感应件11、第一连接臂12和第二连接臂13。管状螺旋淬火感应件为连续变径螺旋,轴工件3置于其螺旋空间内。通过对淬火感应线圈的技术改进,并与淬火件相对位置的互相配合,适用于长度在10cm以上的轴工件的表面加工处理,增加工件表面的硬度。
轴工件与淬火感应件距离过大会造成硬化层浅,淬火组织差,距离过小易烧伤轴工件。经反复研究,综合考虑轴工件表面的淬火硬度和脆性后发现,感应件最大螺旋半径为60mm,最小螺旋半径为30mm,最大螺距为12mm,最小螺距为5mm。最大螺旋內缘与轴工件外缘的垂直距离为5mm-12mm,其淬火后的轴工件综合性能最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易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易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2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状态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危险品氧化性固体质量法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