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炭塔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的移动电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2793.X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平;冯伟平;李乐毅;冯川;李欢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涧光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2 | 分类号: | C10B33/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炭 顶部 驱动 装置 移动 电缆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炭塔除焦器的顶部驱动装置的电缆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焦炭塔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的移动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的水力除焦系统中,由于除焦器需要在焦炭塔塔内上下移动进行除焦作业,从而要求钻杆顶部驱动装置必须上下移动来配合除焦作业,进而保证除焦过程的顺利进行,但目前顶部驱动装置电缆安装时均为与高压胶管捆绑固定并悬于半空,由于顶部驱动装置需要上下运动进行除焦作业,而高压胶管与顶部驱动装置移动电缆捆绑在一起,当顶部驱动装置上下移动时,会造成电缆与高压胶管摩擦,容易损伤、拉断电缆,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随着国内焦化行业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设备外观、性能、以及使用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对电缆的安装方式提出可行解决办法也势在必行。因此,提供一种既能保障设备运行安全,又能大大增加电缆使用寿命同时安装方便使设备美观可靠的方法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上安装有电缆卷筒的一种焦炭塔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的移动电缆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焦炭塔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的移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用于向所述顶部驱动装置供电的电缆,所述电缆与设置在焦炭塔塔架上的防爆接线盒连接,焦炭塔塔架上设有电缆卷筒,所述电缆卷绕在电缆卷筒上,电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防爆接线盒中。
所述电缆卷筒为弹簧驱动式电缆卷筒或电机驱动式电缆卷筒或无触点信号传输电缆卷筒。
所述电缆卷筒为水平式电缆卷筒或垂直式电缆卷筒或悬空式电缆卷筒。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焦炭塔的电缆与高压胶管捆绑固定做出改进,增加了电缆卷筒并改变传统电缆的接线方式,安装的电缆卷筒能够对处于移动状态的电缆进行卷绕,在电缆卷筒上缠绕的电缆末端与防爆接线盒进行连接,从而避免电缆与高压胶管之间的摩擦,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提高电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焦炭塔电缆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焦炭塔,2、驱动装置,4、高压胶管,5、防爆接线盒,6、焦炭塔塔架,7、电缆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在除焦器顶部驱动装置上安装有电缆卷筒的焦炭塔,包括用于向所述顶部驱动装置供电的电缆,所述电缆与设置在焦炭塔塔架6上的防爆接线盒5连接,焦炭塔塔架6上设有电缆卷筒7,所述电缆卷绕在电缆卷筒7上,电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驱动装置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防爆接线盒5中。
如图2所示,首先把电缆卷筒7固定在焦炭塔塔架6顶部平台上,然后将电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在电缆卷筒7上缠绕,之后电缆走线采用固定方式接与防爆接线盒中(供电端),当焦炭塔顶部的驱动装置2的上下移动时,电缆卷筒7通过力矩判断,保证电缆始终处于拉紧状态,电缆卷筒7可以是弹簧驱动式电缆卷筒或电机驱动式电缆卷筒。
弹簧驱动式电缆卷筒用于控制电缆的卷起和放出,这种电缆卷筒卷绕电缆的动力是由弹簧发条产生的,弹簧发条按钟表发条的原理进行设计,当驱动装置2带着电缆向下移动时,在电缆上产生拉力,带动电缆卷筒壳体旋转而将弹簧发条卷紧,此时弹簧发条储蓄弹性势能能,避免电缆所受拉力过大,延长电缆使用寿命,保证除焦作业安全性。
电机式电缆卷缆装置主要有主轴箱、二级齿轮箱 、驱动单元、卷盘、集电器(集电系统)、卷筒附件、控制器组成,工作时的卷绕力矩是由力矩电动机供给的,当焦炭塔顶部的驱动装置带着移动电缆上下移动时,在电缆上产生拉力克服电缆卷筒的卷绕力矩而逐渐放出电缆。
所述电缆卷筒7为水平式电缆卷筒或垂直式电缆卷筒或悬空式电缆卷筒。
本实用新型未叙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涧光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涧光石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2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