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烧结余热锅炉的补燃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1429.1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白红俊;石松福;朱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余热 锅炉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余热锅炉的补燃系统装置,属于烧结余热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烧结余热锅炉系统余热回收效率不高,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对烟气流量及温度均有一定要求,实际运行中,运行效率受烧结机生产工况影响,烟气参数波动较大,导致发电机组始终不能满负荷运行,同时也降低了锅炉及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性能优越、锅炉余热利用效率高的烧结余热锅炉的补燃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烧结余热锅炉的补燃系统装置包括双压烧结余热锅炉和进口烟道,进口烟道与双压烧结余热锅炉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燃装置、控制柜和电缆,所述的进口烟道的壁面开有补燃口,补燃装置安装在进口烟道的补燃口上;所述电缆的一端与补燃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连接。补燃装置可实现300-410℃之间任一温度条件下及时点火启动,产生高热值烟气;根据烟气温度,控制柜可调节补燃装置的出力及主路风量,实现对燃烧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口烟道水平设置,且进口烟道的轴线和双压烧结余热锅炉的轴线相互垂直。需要拐弯的这一设计有利于高温烟气在进口烟道内与原有烟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双压烧结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口烟道截面为圆形和方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补燃口位于进口烟道的底部。补燃口优选位于进口烟道靠近进口一端的底部,使从进口进入的烟气可及时被补燃装置燃烧,然后混合均匀进入双压烧结余热锅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在余热烟气中混入一部分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高热值烟气,从而增加原有烟气的能量,以改变余热锅炉的烟气参数,在因烧结生产的波动而造成烧结余热发电系统波动时,可发挥自动调节作用,稳定蒸汽参数,保证发电量,在提高锅炉的余热利用效率、提高汽轮机发电效率的同时,延长锅炉及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进口烟道2、补燃装置3、控制柜4、电缆5、进口烟道的轴线21、双压烧结余热锅炉的轴线11、补燃口22;烟气由A方向进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进口烟道2、补燃装置3、控制柜4和电缆5,其中:所述的进口烟道2与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连接,烟气可由进口烟道2进口进入;所述的进口烟道2的壁面开有补燃口22,补燃装置3安装在进口烟道2的补燃口22上;所述电缆5的一端与补燃装置3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柜4连接。补燃装置3根据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的烟气特点,可实现300-410℃之间任一温度条件下及时点火启动;同时,补燃装置3和控制柜4通过电缆5连接,根据烟气温度,通过控制柜4可调节补燃装置3的出力及主路风量,实现对燃烧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口烟道2为水平设置,且进口烟道的轴线21和双压烧结余热锅炉的轴线11相互垂直。烟气进入进口烟道2后,经补燃装置3燃烧后的高温烟气与原有烟气可充分混合,然后进入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口烟道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补燃口22位于进口烟道2靠近进口一端的底部。从进口进入的烟气可及时被补燃装置3燃烧,然后混合均匀进入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烟气进入进口烟道2,进口烟道2安装有补燃装置3,根据烟气温度,通过控制柜4调节补燃装置3的出力及主路风量,经补燃装置3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在进口烟道2内与原有烟气混合,使得双压烧结余热锅炉1进口烟气温度升高,从而实现在因烧结生产的波动导致烟气温度低于设计温度时的自动调节,稳定蒸汽参数,保证发电量,在提高汽轮机发电效率的同时,延长锅炉及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烧结环冷机两个取气口的烟气温度,锅炉采用两段进气方式,合理设置低温段进气口位置,充分利用高温段烟气热能。本实用新型对两段烟气中的高温段烟气采用补燃技术,保证高温段烟气进气温度,从而保证中压过热蒸汽的品质,并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机组效率,延长锅炉及汽轮机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只要其零件未明确说明具体形状和尺寸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形状和尺寸;同时,零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4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水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送机锟轴端盖加工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