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21216.9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锋;楼铭达;楼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未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断路器 挂锁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塑壳低压断路器是通过手柄来执行开闭,实现断路器的通和断,断路器在使用时具有分闸、合闸和自由脱扣三个不同位置。为了防止断路器在脱扣状态下,工作人员在进行终端维修过程中出现手柄误操作,影响到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需要对断路器进行锁定,并保证不被误操作,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个挂锁或多个挂锁相互制约的方式使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复杂,后期维护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能够对断路器在脱扣状态下进行双重的有效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包括:一壳体、挂锁板、第一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和按钮,所述挂锁板固定在壳体的左侧,所述按钮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所述挂锁板为一钩型结构,所述挂锁板的一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挂锁板的另一端通过一半圆形凸台与第一扇形齿轮连接,所述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啮合,所述按钮的中部设置一挂台,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一侧内置在挂台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挂台下方设置一微动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为使挂锁板在壳体内运行平衡,所述挂锁板的底部设置有一挡块,挡块作为一支点与壳体一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传动方式和微动开关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分布在断路器内部,对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进行了双重保护,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产品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中的挂锁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壳体;2、挂锁板;3、第一扇形齿轮;4、第二扇形齿轮;5、按钮;6、微动开关;20、通孔;21、挡块;50、挂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包括:一壳体1、挂锁板2、第一扇形齿轮3、第二扇形齿轮4和按钮5,挂锁板2固定在壳体1的左侧,按钮5设置在壳体1的右侧,挂锁板2为一钩型结构,挂锁板2的一端开设有一通孔20,挂锁板2的另一端通过一半圆形凸台21与第一扇形齿轮3连接,第一扇形齿轮3和第二扇形齿轮4啮合,按钮5的中部设置一挂台50,第二扇形齿轮4的一侧内置在挂台50内,所述挂台50下部设置一微动开关6。
进一步说,挂锁板2的底部设置有一挡块21,挡块21与壳体1一内壁接触,并支撑挂锁板2带有通孔20一端伸出在壳体外,请参阅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挂锁联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当拉动挂锁板2时,第一扇形齿轮3作顺时针转动,并带动第二扇形齿轮4作顺时针转动,第二扇形齿轮4的一侧压在挂台50上,从而使按钮5向下移动,完成断路器的脱扣,并通过通过通孔20将挂锁板锁住,给操作人员提示,此电路处于断开状态,防止在不知情的状态下去通电,当按动按钮5时,按钮下方的一个微动开关6传出信号为挂锁状态,同时告知断路器内的电机无法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扇形齿轮和第二扇形齿轮的啮合更改为一杠杆式,杠杆中部固定在壳体上,杠杆一端连接挂锁板,杠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挂台内,当拉动挂锁板,杠杆一端翘起,另一端压在挂台上,从而使按钮向下移动,完成断路器的脱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未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未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12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浮动夹具总成
- 下一篇:电控多功能复合比例变量轴向柱塞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