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监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20288.1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杜彦强;罗斌;程远;黄福存;耿莉娜;鲁旭臣;包蕊;杨璐羽;唐佳能;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仪能科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 |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高压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智能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SF6气体状态检测设备所用气室,都是在将安装有微水、压力传感器的气室直接安装在原设备的一次充气口上。气室与设备本体之间的连接处是否保证长期密封良好,往往成为现场一次设备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另外,安装气室时由于长时间顶开自封阀的顶针,可能造成自封阀内部起密封复位作用的弹簧失效,在拆除气室以后,存在漏气隐患;现场安装气室,需要将自封阀进气口与设备的充气口连接起来,由于是现场操作,若密封设计不合理,会在安装过程中产生漏气,严重的话,可能引起一次设备大量泄漏SF6气体,直接影响现场生产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
SF6状态监测气室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保证安装过程中无明显漏气;
2. 保证SF6状态监测装置在运行期间满足泄漏率要求;
3. 保证拆除长时间工作的气室后,一次设备满足泄漏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监测装置。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便现场一次设备补充、更换SF6气体,并且采用双重密封结构,安全无漏气,气室气密性好的一种新型的智能监测装置。
一种智能型监测装置,装置整体采用四通结构,四个通道分别连接露点变送器、压力变送器、自封阀进气口和自封阀排气口。
所述的自封阀进气口包括 O型密封圈A、进气口本体、孔用弹性卡圈、弹簧座、密封复位弹簧、顶针、O型密封圈B、O型密封圈C、O型密封圈D及安装螺母;密封复位弹簧经弹簧座与孔用弹性卡圈和O型密封圈B连接,顶针与O型密封圈B连接;顶针 经O型密封圈C、O型密封圈D与进气口本体连接;右部安装螺母紧固,左部连接有O型密封圈A进行密封。
所述自封阀进气口与设备本体B的充气口依靠O型密封圈C和O型密封圈D密封连接。
所述的自封阀进气口的顶针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四通结构,在保证传感器可靠安装的基础上,预留了一个充气口,方便现场一次设备补充、更换SF6气体;
二、四通气室进气口与一次充气口之间采用双重密封,周向O型密封圈保证安装过程中安全无漏气,端面O密封圈具有优异的密封可靠性;两者共同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三、四通气室进气口采用自封阀形式,自封阀内部活动的顶针能够与设备充气口的顶针实现柔性连接,可有效保护一次设备充气口自封阀;
四、造型美观,现场安装安全方便;
五、加工工艺精细,气室气密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安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封阀进气口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口平面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封阀进气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O型密封圈A1,进气口本体2,孔用弹性卡圈3,弹簧座4,密封复位弹簧5,顶针6,O型密封圈B7,O型密封圈C8,O型密封圈D9,安装螺母10,露点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12,自封阀进气口13和自封阀排气口14,四通结构15,气室A,设备本体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型监测装置,该装置整体采用四通结构15,四个通道分别连接露点变送器11、压力变送器12、自封阀进气口13和自封阀排气口14(预留充气口)。整个气室在设计、加工及出厂检验过程中都对密封进行整体的考虑,因而除自封阀进气口以外,其它连接处都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总体效果图见图2-图4所示。
如图1所示,气室A与本实用新型设备本体B连接处密封处理是SF6气室设计的重点。主要是气室A上的自封阀进气口13,该自封阀进气口包括:O型密封圈A1、进气口本体2、孔用弹性卡圈3、弹簧座4、密封复位弹簧5、顶针6、O型密封圈B7、O型密封圈C8、O型密封圈D9及安装螺母10,具体详见图5所示。密封复位弹簧5经弹簧座4与孔用弹性卡圈3和O型密封圈B7连接,顶针6与O型密封圈B7连接。顶针6 经O型密封圈C8、O型密封圈D9与进气口本体2连接。右部安装螺母10进行紧固,左部设有O型密封圈A1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仪能科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辽宁东科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仪能科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 下一篇:压力机移动工作台顶起油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