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驱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20107.5 | 申请日: | 2013-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伟 |
| 主分类号: | A01M29/06 | 分类号: | A01M29/06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鸟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新型驱鸟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输电线路的杆塔上常有鸟类降落或筑巢,严重影响了线路及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为防止鸟类降落或筑巢,人们会在电线杆塔上设置一些防鸟或驱鸟设施。专利CN201120397125.4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仿生驱鸟装置,该装置利用仿生学原理在输电线路上安装一种具有蛇型外观的套管,并在套管内设置装有雄黄酒或驱鸟剂的储料仓,通过气味进一步加强对鸟类的驱赶。但该技术方案属于一种被动的驱鸟方式,时间长了以后,鸟类会逐渐适应这种方式,也就起不到驱鸟作用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驱鸟装置,能够克服目前驱鸟装置的不足,提高驱鸟效率,延长驱鸟装置的有效使用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驱鸟装置,包括红外感应器、单片机、及驱鸟机构,所述红外感应器、单片机、及驱赶机构依次连接,所述驱鸟机构还包括闭环轨道、小车、及驱赶器,所述驱赶器能够在小车的带动下在闭环轨道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闭环轨道呈矩形,长1.5米,宽0.3米。
优选地,所述驱赶器是一根立起的弯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种主动的驱鸟方式,当发现有鸟类降落到电线杆塔上时,驱鸟装置会主动作出驱鸟动作,比传统的被动式驱鸟装置驱鸟效率更高,不会使鸟类产生适应性,因此大大提高了驱鸟装置的有效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赶机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赶机构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驱鸟装置,包括红外感应器1、单片机2、及驱赶机构3,所述红外感应器1、单片机2、及驱赶机构3依次连接,单片机2负责处理来自红外感应器1的感应信号,并将动作指令传递给驱赶机构3,使驱赶机构3作出驱鸟动作。
如图2所示,所述驱赶机构3还包括闭环轨道31、小车32、及驱赶器33,所述闭环轨道31设计成长1.5米,宽0.3米的矩形,所述驱赶器33是一根立起的弯杆,其形状可以设计为蛇形。
如图3所示,所述驱赶机构3设置在输电线路杆塔的顶端,以防止鸟类在杆塔上降落或筑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有鸟类降落在输电线路杆塔上时,红外感应器1就会探测到感应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2,单片机2就会将感应信号转化为驱鸟指令,并控制驱赶机构3作出驱鸟动作。
当驱赶机构3接收到来自单片机2的驱赶指令时,小车32就会带动驱赶器33在闭环轨道1上向有鸟类降落的方向移动,作出驱鸟动作。当鸟类发觉有物体向它靠近时,它本能上就会趋利避害,飞离电线杆塔,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这样就到达了防止鸟类在电线杆塔上降落或筑巢的目的。
所述的新型驱鸟装置所需的电源由具有蓄电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提供,即使遇到阴雨天,也能够保证充足的电源供应。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一种主动的驱鸟方式,当发现有鸟类降落到电线杆塔上时,驱鸟装置会主动作出驱鸟动作,比传统的被动式驱鸟装置驱鸟效率更高,不会使鸟类产生适应性,因此大大提高了驱鸟装置的有效使用时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伟,未经张书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01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衡车及其负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链条儿童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