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698.4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亮;赵东方;王新程;徐天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E04G2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使用 混凝土 泵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混凝土泵车(汽车泵)、拖拽式地泵等泵送机械,因汽车泵受高度及作业地点的限制,常用的混凝土输送机械为地泵。以往在使用拖拽式地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后,常用向地泵料斗打水的方式进行泵管的清洗,管线越长残存在泵管内的混凝土越多,在打水清洗过程中如需将泵管内混凝土利用浇筑至指定地点,时间一旦掌握不好易造成泵管内残存混凝土与水一起浇筑至结构内,造成混凝土离析、标号降低等现象,影响结构安全。如在泵管清洗时将泵管出料端头移至施工结构外,将造成残留在泵管内的混凝土浪费。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制作简便、可循环使用、功能实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可循环使用、现场易于加工制作,可避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泵管清洗时造成的清洗用水浇筑到结构上,同时也解决残留在泵管内混凝土的浪费情况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它包括中心处开有孔的钢板,在位于所述的钢板一侧的开孔处焊接有一根钢管,在位于所述的钢板另一侧的开孔处焊接有混凝土泵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装置经济实用、现场易加工、操作简便、可循环使用,解决泵管冲洗时造成的混凝土浪费,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避免泵管清洗时造成的清洗用水浇筑到结构上,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的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混凝土泵管通管装置,它包括中心处开有孔的钢板2,在位于所述的钢板一侧的开孔处焊接有一根钢管3,在位于所述的钢板另一侧的开孔处焊接有混凝土泵管1。
优选的所述的钢管长度为180-220mm,以便于与空压机连接固定牢固。
优选的所述的泵管长450-550mm,以便于搬运方便。
本装置的安装使用方法如下:
1.在混凝土即将浇筑完成时,估算剩余混凝土需用量并计算泵管内残余混凝土量,当量值相当时,将混凝土泵管与拖拽式地泵分离。
2.将混凝土泵管通管球4(直径比混凝土泵管直径略大,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市场有售)塞入混凝土输送泵管5连接端,利用泵管连接卡6将混凝土泵管与混凝土输送泵管5进行连接并确定连接可靠牢固,装置安装完成。将装置端头的钢管连接在空气压缩机的胶皮软管上,用铁线勒紧固定牢固,启动空气压缩机,利用空压机产生的动力推动通管球移动,达到将泵管内残留混凝土输送到指定地点的目的,同时泵管亦清理干净。泵管疏通清理后,将装置拆除,通管球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