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消防报警联动与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9205.7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邓涛;胡仲洪;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那科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A62C37/0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消防 报警 联动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消防报警联动与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用电量越来越大,而且内部装修的材料又大多易燃,从而造成火灾隐患的严重性;高层建筑内管道竖井、楼梯、电梯多,一旦发生火灾,这些通道会使火力增强,使火势迅速蔓延;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火情控制和扑救相对困难得多。因此,现代楼宇的智能化发展影响着消防系统,因此对于现代化的楼宇,需要更加智能化的消防系统。
火灾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物质燃烧过程,物质燃烧过程是一种物质能量转换的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热(温度)、光(火焰)、燃烧气体和烟雾等现象。火灾初期由于阴燃、有烟雾、温度分布不均和火势不大等特点,是疏散楼宇内人员和灭火的最有利时机。但是一旦等人们发现火灾的发生,往往火势已经达到了发展阶段,产生了大量的可燃气体,温度基本上已达400~600℃,逃生十分困难。因此,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消防处理是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因素,急需一种能够检测到火灾发生情况,并进行及时处理的智能化火灾检测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楼宇内发生的火灾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生火灾,通过集中报警控制器控制打开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排烟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对火灾进行初期的灭火处理的楼宇消防报警联动与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楼宇消防报警联动与自动控制系统,它包括设置于楼宇内的多个火灾探测系统、多个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排烟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紧急通信系统和火灾照明指示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的输出分别与区域报警控制器相连,区域报警控制器输出分别与集中报警控制器连接,集中报警控制器分别与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排烟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紧急通信系统和火灾照明指示系统相连。
火灾探测系统包括火灾报警按键、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火灾报警按键、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分别与区域报警控制器连接。
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水位信号探测器、水流报警器、阀关闭信号、水压信号、信号处理单元、消防泵和喷洒泵,所述的水位信号探测器、水流报警器、阀关闭信号、水压信号的输出分别与信号处理单元相连,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输出与消防泵及喷洒泵控制装置相连,消防泵及喷洒泵控制装置的输出分别与消防泵和喷洒泵连接。
消防泵及喷洒泵控制装置的输入还与手动控制单元连接。
排烟控制系统包括排烟阀门、排烟风机、空调、送风机和防火门,排烟阀门、排烟风机、空调、送风机和防火门的控制输入分别与集中报警控制器连接,排烟阀门、排烟风机、空调、送风机和防火门上分别设有信号反馈单元,信号反馈单元的输出分别与集中报警控制器相连。
气体灭火系统包括多个气体灭火装置,每个气体灭火装置分别与该区域的区域报警控制器和集中报警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气体灭火装置上设有信号反馈单元,信号反馈单元的输出与集中报警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多个火灾探测系统对楼宇内发生的火灾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生火灾,通过集中报警控制器控制打开火灾照明指示系统,并打开紧急广播系统,及时疏散楼内人员,同时打开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排烟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对火灾进行初期的灭火处理,并通过紧急通信系统通知消防局,能够做到火灾及时发现、紧急扑灭、疏散人员和消防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消防泵及喷洒泵联动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烟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体灭火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那科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那科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9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SM网络的家居火灾报警装置
- 下一篇:光学色谱检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