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通风系统的条缝喷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8956.7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甘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承军 |
主分类号: | F24F13/075 | 分类号: | F24F13/07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通风 系统 喷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空调通风系统的,特别涉及一种空调通风系统末端设备的喷口。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调通风系统的行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是球形喷口,其外观为圆形。其典型结构是在一个球形金属体内加工出一个圆形渐缩的喷嘴,喷嘴内部圆形收缩曲面的剖面曲线为弧线,用以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和噪音。金属球体嵌在一个圆形装饰面板里面,通常装饰面板背面还安装有连接套管包裹主金属球体,也便于与通风的风管连接;其结构如图1所示。
这种球形喷口实现两种功能:一、内部的渐缩喷嘴可以提高射流风速,使喷出气流输送得更远;二、球形结构可以转动,达到调节送风方向的作用,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现有技术的这种产品,限于结构的特点,外观只能是圆形,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孔,很不美观。许多用户不接受这种外观形式,认为其对建筑的整体装修风格影响太大。另外,对于一些大型建筑,送风量较大时,这种喷口的选型直径较大,既不便于安装,而且也不便与装修设计配合衔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影响整体建筑和装修风格的前提下,既能够达到传统球形喷口的送风技术要求,也能够在装饰面高度受限制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送风量的空调通风系统的条缝喷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通风系统的条缝喷口,包括装饰面板和尾部接管,其特征在于,条缝喷口的上面和下面分别设置有上片2和下片3,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平板,构成四面封闭的壳体;所述的上片2和下片3为弧形曲面结构,条缝喷口内由前至后形成一个渐缩的空间;条缝喷口的前端内设置有百叶4,用以调节风向;条缝喷口前端的上边设置有前面板A5,其下边设置有前面板B6;条缝喷口的后部设置有尾部接管1。
所述百叶4的角度是可以调节的。
所述条缝喷口前端的外观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内沿的长度为200~3000mm,宽度为8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适应了目前市场的需求,在同样装修外尺寸的高度条件下,提供的送风量可以达到传统球形喷口的4-6倍;本实用新型条缝喷口的高度较窄,风量较大,射程较远,风向可调;送风距离较之现有技术得以提高,一般都能达到30m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球形喷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水平送风);
图2是现有技术的球形喷口的向下送风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球形喷口的向上送风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条缝喷口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水平出风);
图6是本实用新型条缝喷口向下出风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条缝喷口向上出风状态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图5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尾部接管 2———上片
3———下片 4———百叶
5———前面板A 6———前面板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常规生产方法和常规原材料进行制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由图4、图5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条缝喷口的外观形状为长方形,其上面和下面分别设置有上片2和下片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平板,构成一个四面封闭的壳体;在条缝喷口内平行于长度的方向设置有调节风向的百叶4;条缝喷口的上片2与下片3为弧形曲面结构,条缝喷口的前端较狭小,后部较宽大,沿上片2与下片3的曲面由后向前逐渐形成渐缩空间,以提高出风速度,降低噪声和阻力,适合气流流动。条缝喷口前端的内沿长度为200~3000mm,宽度为80~400mm。上片2、下片3的选材适用铝合金型材或者钢板制作,其规格尺寸需要根据风口的不同规格来确定。
根据空调通风专业的一般要求,送风方向需要根据送风温差的大小来调节。当向室内输送等温风时,多采取水平送风或者略微向下的下送风形式;当采用正温差送热风时,为了抵消气流的浮力上升作用,需要采取斜向下的送风形式;当采用负温差送冷风时,为了提高温差衰减量,增大送风距离,需要采取斜向上的送风形式。图5~图7是条缝喷口不同出风状态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到,通过调节百叶4的角度,使其形成水平出风、向上出风或者向下出风的多种出风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调节各个送风方向的需求。百叶4的选材也适用铝合金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承军,未经甘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8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底盘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组件
- 下一篇:电缆工井检测系统排风换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