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8756.1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王波;杨德忠;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0 | 分类号: | C10J3/50;C10J3/72;B02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5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结构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煤干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磨煤干燥系统是连接在磨煤机上的干燥系统,是粉煤气化工艺的源头,工作时,干燥的热量来自热风炉,助燃风机担负着为热风炉提供助燃风的任务。助燃风机设计参数为:Q=12500m3/h,全压11000Pa,驱动电机为75kw,电机额定电流为133.8A(正常运行电流为55-60A)。生产过程发现,综合最大给煤量、原煤含水量和燃料气的热值来看,每台热风炉消耗空气量2000-4000m3/h左右,峰值流量6000m3/h,压力大于7000Pa即能满足工艺要求,由此可见,只运行一台助燃风机完全可以满足两套磨煤干燥系统。但原设计为一套磨煤干燥系统只能满足气化炉满负荷的70%,多数时间需要两台磨煤机同时运行,即设计成一台风机供一套磨煤干燥系统,显然动力过盛,资源浪费严重,且当助燃风机故障时,由于叶轮拆卸比较困难(风机轴和叶轮是过盈配合),检修时间在8小时或以上,检修过程耗时耗力,且检修时间超过8小时,单套磨煤系统就满足不了气化炉高负荷运行,还得减负荷生产,这样不利于生产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修方便、成本低、具备单/双系统自由切换的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包括由风管A连接的风机A、热风炉A组成的A系列工作系统、由风管B连接的风机B、热风炉B组成的B系列工作系统;所述风管A与风管B之间安装有连通管。
所述连通管上设有蝶阀C。
所述风机A与风机B的出口处分别设有蝶阀A和蝶阀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在两个干燥系统之间增加一根连接管,实现双系统的一开一备并联使用;同时在每台风机的出口与连通管口之间各设置一个蝶阀,以便倒换风机使用。进而实现了两个干燥系统的并联使用,只需启动一个系统即能为两套磨煤机提供干燥热风,节省了大量电资源,成本大幅降低,且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切换至另一系统继续工作并进行故障系统的检修,大幅缩短了检修时长,生产进度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A,2-蝶阀A,3-风管A,4-热风炉A,5-热风炉B,6-风管B,7-蝶阀B,8-风机B,9-连通管,10-蝶阀C。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联结构的磨煤干燥系统,包括由风管A3连接的风机A1、热风炉A4组成的A系列工作系统、由风管B6连接的风机B8、热风炉B5组成的B系列工作系统;所述风管A3与风管B6之间安装有连通管9。
为了实现单/双系统的切换使用,所述连通管9上设有蝶阀C10。
为了倒换风机使用,所述风机A1与风机B8的出口处分别设有蝶阀A2和蝶阀B7。
实施例:双系统同时工作时,关闭蝶阀C10,启动A系列工作系统和B系列工作系统的风机A1、热风炉A4和风机B8、热风炉B5,每个工作区单独为一套磨煤机提供干燥热风。
单系统工作时,打开蝶阀A2和蝶阀C10,关闭蝶阀B7,启动A系列工作系统内的风机A1和热风炉A4,A系列工作系统即能为两套磨煤机提供干燥热风。若A系列工作系统的风机A1出现故障时,关闭风机A1和蝶阀A2,启动风机B8和蝶阀B7,即完成系统切换,此时即可检修故障的A系列工作系统,两套磨煤机继续工作,从而生成进度不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8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煤流化床热解与气化耦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炉炭化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