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触控指鼠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8044.X | 申请日: | 201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黎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触控指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部辅助操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四向滑动触摸操作的新型触控指鼠。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娱乐等方面的必备工具;伴随着电子计算机一同发展的还有作为其外设辅助设备的鼠标、键盘及手写板等。针对鼠标而言,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鼠标有机械式鼠标和光电式鼠标两种,光电式鼠标以其定位精准、灵敏度高等优势被大范围使用;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光电式鼠标的滚轮均采用机械连接的形式,故鼠标滚轮与其相连接的机械构件发生磨损后会导致鼠标滚轮失效,进而导致整个鼠标报废,最终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当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结合使用时,滚轮式光电鼠标已经无法充分实现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诸多功能,更无法满足计算机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滚轮式光电鼠标只能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实现页面的上下滚动功能,然而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软件程序中已经添加了诸多实现水平翻页、返回前页及放大缩小页面的功能指令集,这些功能指令集均无法通过滚轮式光电鼠标来实现;故此,能够实现所有上述功能的计算机外设被迫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并可精准快速实现前后左右四向滑动触摸操作、节省能源的新型触控指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与其相适配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触控面板下方的触摸模块、位于所述触摸模块下方且与所述触摸模块电连接的主控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主控MCU、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的光电传感装置及RF射频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由分别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的第一矩阵电路和第二矩阵电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阵电路和所述第二矩阵电路均为由若干个触摸传感器组成的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RF射频模块为蓝牙模块或2.4G模块或5.8G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新型触控指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的按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装置为电池,所述壳体包括中壳以及位于所述中壳下方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置有电池仓和用于压紧位于所述电池仓内的所述电池的电池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与其相适配的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触控面板下方的触摸模块、位于所述触摸模块下方且与所述触摸模块电连接的主控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池,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主控MCU、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的光电传感装置及RF射频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由分别与所述主控MCU电连接的第一矩阵电路和第二矩阵电路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滚轮式鼠标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对所述触摸面板执行前、后、左、右四向滑动触摸操作可实现当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诸多功能,如水平翻页功能、返回前页功能以及放大缩小页面功能等,所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并可精准快速实现前、后、左、右四向滑动触摸,同时,通过将所述触摸模块分成所述第一矩阵电路和所述第二矩阵电路的两个区域,当所述第一矩阵电路有touch的时候,所述第二矩阵电路会自动进入睡眠状态,同理,当所述第二矩阵电路有touch的时候,所述第一矩阵电路会自动进入睡眠状态,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能源,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加一种三指的手势功能,例如,当所述第一矩阵电路有两指,所述第二矩阵电路有一指移动,这样的手势是比较人性化,能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智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80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