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6656.5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专用 手术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骨科学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临床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
背景技术
由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修复骨缺损最好及最常用方法是移植自体骨。自体骨主要来源于自体髂骨凿取及手术治疗过程中咬出的骨质,植入这些骨质时需将其咬成碎颗粒状,将骨粒一颗颗植入骨缺损处,这种植入方法费时费力,而且骨粒容易散落和散漏到其他处,特别是深处植骨,如脊柱横突间植骨或骨囊性病变植骨就是如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凿取自体骨,然后将自体骨植入骨缺损处的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包括凿子、推杆手柄、限位杆、螺纹推杆、顶杆、标尺、填充柄和透明软骨容器,所述凿子与推杆手柄之间相固定连接,凿子的内部设置有通孔,凿子的前端为环形刃口,凿子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和轴向槽;所述限位杆活动设置在凿子的通孔的前端,通孔的后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推杆由手柄部和推杆部组成,推杆部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所述顶杆由顶杆部和敲击部组成,顶杆部的直径与通孔的后端孔径相配合;所述标尺为圆柱形结构,其外部设置有刻度;所述填充柄也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透明软骨容器由透明材料制成,其与凿子的通孔的前端孔径相配合。
所述限位杆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
所述限位杆的后端为半球状,所述螺纹推杆和顶杆的前端均为与限位杆的后端相配合的凹球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其包括多个组件,在植骨手术中,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可以完成凿取自体骨、存储自体骨、测量骨缺损处的深度和植入自体骨等一系列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凿子、推杆手柄、限位杆和螺纹推杆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凿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螺纹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透明软骨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凿子,11、通孔,12、环形刃口,13、轴向槽,14、内螺纹,2、推杆手柄,3、限位杆,31、橡胶圈,4、螺纹推杆,41、手柄部,42、推杆部,43、外螺纹,5、顶杆,51、顶杆部,52、敲击部,6、标尺,61、刻度,7、填充柄,8、透明软骨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植骨专用手术器械包,包括凿子1、推杆手柄2、限位杆3、螺纹推杆4、顶杆5、标尺6、填充柄7和透明软骨容器8。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凿子1与推杆手柄2之间相固定连接,凿子1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1,凿子1的前端为环形刃口12,凿子1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图中未示出)和轴向槽13;将外力施加在推杆手柄2上,可以使用凿子1轻易的凿取自体骨,同时可以通过轴向槽13观察所凿取的自体骨的长度。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限位杆3活动设置在凿子1的通孔11的前端,通孔11的后端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4,限位杆3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31,通过橡胶圈31实现限位杆3与通孔内壁之间的可靠连接;限位杆3的作用是:在凿子1凿取自体骨后,在螺纹推杆4或顶杆5的配合下,将自体骨顶出凿子1。
如图4所示,所述螺纹推杆4由手柄部41和推杆部42组成,推杆部42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43,外螺纹43与内螺纹14相配合;螺纹推杆4的作用时,在凿子1凿取到自体骨后,将螺纹推杆4置入凿子1后端的通孔11中,此时推杆部42的前端与限位杆3的后端相抵触,将凿子1的前端放在骨缺损处,然后顺时针旋动手柄部41,使得推杆部42将顶杆5往前顶,从而将凿子1中的自体骨直接送入骨缺损处。
如图5所示,所述顶杆5由顶杆部51和敲击部52组成,顶杆部51的直径与通孔11的后端孔径相配合;顶杆5的作用为:在凿子1凿取到自体骨后,将顶杆5置入凿子1后端的通孔11中,此时顶杆5的前端与限位杆3的后端相抵触,然后采用锤子敲击顶杆5的后端,使顶杆5向前运动,从而将凿子1中的自体骨推出凿子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6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陶瓷扑翼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废乳化液及机械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