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喷节气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6293.5 | 申请日: | 2013-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纯胜;李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东联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9/02 | 分类号: | F02D9/02;F02M35/0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电喷 节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部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械式电喷节气门。
背景技术
节气门是用来控制空气进入引擎的一道可控阀门,进入进气管后和汽油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体,参与燃烧做功,节气门是当今电喷车发动机系统最重要的部件,他的上部是空气滤清器,下部是发动机缸体,是汽车发动机的咽喉。车子加速是否灵活,与节气门的清洁是很有关系的。
目前,市场上的机械式电喷节气门(申请号为20112049107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歧管结构),它包括节气门本体、节气门轴、节气门片、旋架组件、扭簧、位置传感器、支架和步进电机,节气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节气门本体上,一段外延伸出节气门本体,在伸出节气门本体外的节气门轴上依次安装在衬套、扭簧和旋架组件,位置传感器、支架和步进电机安装在节气门本体上,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和节气门体连接有密封圈,在密封圈上增加了网状结构,该结构与密封圈一体为密封滤网,这样可以挡住结冰进入进气歧管,避免了进气系统结冰后进入发动机内部的几率,提升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这种节气门加入了密封滤网,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进气系统结冰后进入发动机内部的几率,提升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但是,所述密封滤网只是解决了防止结冰进入发动机的问题。汽车发动机内的机油受热挥发,含油蒸汽到达进气管时变冷,含油蒸汽便会凝结在进气道和节气门上,随之蒸汽中夹杂的积炭也会沉积在这些部位,特别是会沉积在节气门体的内壁和节气门片上。而且,目前汽车的空气滤清器也不能100%地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很多杂质还是会通过节气门进入发动机内,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到节气门的正常工作,从而使发动机在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进气量,更加影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节气门体积油、积碳以及阻止空气杂质进入发动机的机械式电喷节气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式电喷节气门,包括节气门本体、节气门片和用于带动节气门片转动的节气门轴,所述节气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节气门本体上,所述节气门体设有用于连接发动机进气管的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设有用于防止含油蒸汽沾染节气门本体以及空气杂质进入发动机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上、下两层,上层为空气过滤层,下层为油烟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分为空气过滤层与油烟过滤层,空气过滤层够防止外部的空气杂质进入发动机,,油烟过滤层能够阻止发动机内含油蒸汽沾染节气门本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端部包括用于定位过滤网的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槽定位过滤网可以增加过滤网的牢固性,当大量的空气迅速通过供气通道进入发动机时,不会破坏过滤网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内设有用于紧固过滤网的卡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簧可以牢地的定位过滤网,使用方便,而且卡簧属于紧固件的一种,通用性高,应用性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过滤层为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所述油烟过滤层为不锈钢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多孔、疏松、折叠,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抗水性,具有滤清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保养方便,不锈钢滤网坚硬,易清洗,使用寿命长,是市场的主流过滤油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喷节气门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节气门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网的三维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卡簧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节气门本体;11、节气门片;12、节气门轴;13、轴承;14、连接端部;15、槽;2、过滤网;21、空气过滤层;22、油烟过滤层;23、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电喷节气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东联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东联机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6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