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电极通用多功能测井马笼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6009.4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敏;刘刚;马宁;占庆;邵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张青敏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电极 通用 多功能 测井 笼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测井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油田测井时用于绞车电缆与下井仪器之间起着拉力连接和电连接作用的马笼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油田测井公司使用的测井马笼头装置基本上是仿造了多年前由国外引进来的测井马笼头装置,即测井时电缆鱼雷必须分别与电缆马笼头和电极马笼头组合体连接,再与各种下井仪器相连才能完成测试项目。每个测井小队必须同时配备两种马笼头,导致维修量大,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在马笼头内部压力平衡的结构上,绝大多数仍采用国外早期技术,利用胶皮筒做平衡囊并在内部添充硅脂来实现,这种结构缺点很多,技术也比较落后,早已被国外淘汰。2004年申请人曾经申请过名称为“平衡活塞式测井马笼头”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利用活塞来做压力平衡结构的尝试,但因活塞安放在打捞帽细脖径处的腔内,活塞上方设有弹簧推压,其活动空间狭小,泥浆泻不出去,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以下问题:1、活塞运动受阻;2、多次下井后腔内存留的泥浆会将活塞固死造成拆卸困难;3、由于活塞与打捞帽筒壁是滑动配合,解卡时打捞器要卡紧打捞帽的细脖径处,如果导致打捞帽细脖径位置变形,活塞就可能被卡死,影响正常解卡,因此采用这种压力平衡结构的马笼头结构不合理,现场试验效果并不理想,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测井马笼头装置在测井操作中使用起来会导致维修量大,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压力平衡结构不合理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缆电极通用多功能测井马笼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马笼头,马笼头的上端设有能够与固定在绞车电缆端头的电缆鱼雷上的7芯插头相插接的15芯插座,它还包括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由加长软电极和分别固定锁紧在加长软电极上端和下端的电极上鱼雷和电极下鱼雷构成,电极上鱼雷上设有与固定在绞车电缆端头的电缆鱼雷上的7芯插头相插接的7芯插座,电极下鱼雷上设有与马笼头上端的15芯插座相插接的15芯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克服了现有测井马笼头装置技术上的不足,可以节约资金,降低维修量,并能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它可以弥补目前马笼头内部压力平衡结构的落后与不足,并能消除影响正常解卡的隐患,使用效果更加理想。它将电极马笼头和电缆马笼头合二为一,既能完成电缆马笼头的测试任务又能完成电极马笼头的测试任务。
本实用新型将上端连接电极鱼雷下端固定连接在电极马笼头腔内的加长软电极与电极马笼头拆开分离,设计成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电缆鱼雷和马笼头相连时形成一种组合方式,测没有加长软电极的测井项目。电缆鱼雷、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和马笼头相连形成另一种组合方式,测有加长软电极的测井项目。
由于平衡活塞安装在打捞帽下半段大直径腔体内,平衡活塞下方的打捞帽密闭腔体内添充硅油,这样活塞面积大、活动空间大,活塞可以在腔体内随硅油温度变化自由的上下移动,具有良好的压力平衡性能;测完井泥浆会从平衡活塞上方的打捞帽壁上的泥浆泻出口流出,不会存留在打捞帽内固死平衡活塞,致使拆卸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活塞所处的位置为打捞帽大腔体内不影响正常解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马笼头1,马笼头1的上端设有能够与固定在绞车电缆端头的电缆鱼雷2上的7芯插头21相插接的15芯插座11,它还包括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3,加长软电极独立组合体3由加长软电极31和分别固定锁紧在加长软电极31上端和下端的电极上鱼雷32和电极下鱼雷33构成,电极上鱼雷32上设有与固定在绞车电缆端头的电缆鱼雷2上的7芯插头21相插接的7芯插座34,电极下鱼雷33上设有与马笼头1上端的15芯插座11相插接的15芯插头35。
马笼头1包括有打捞帽12、中接头13、密封体14、拉力棒15、拉力环16和平衡活塞17, 平衡活塞17安装在打捞帽12下半段大直径腔体18内,平衡活塞17滑动套装在密封体14上并与打捞帽12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打捞帽12内平衡活塞17与中接头13之间的密闭腔体内充填有硅油19。
平衡活塞17为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设有密封圈的环状体。平衡活塞17上方打捞帽12由细变粗的锥形段的筒壁上设有若干个泥浆泻出口121。平衡活塞17下方打捞帽12充填有硅油19位置的筒壁上设有注油孔122,注油孔122上设有螺纹并通过密封螺钉123密封。
打捞帽12的下端通过螺纹与中接头13的上端相连,密封体14滑动安装在打捞帽12内,15芯插座11设于密封体14的上端部,中接头13上端内孔通过螺纹安装有连接套131,拉力棒15从下向上穿过连接套131的中心孔、拉力棒15下端的拉力棒头部151卡在连接套131下端中心孔内,拉力棒15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密封体14的下端,拉力环16套在密封体14下端和连接套131上端的外部,拉力环16上端的内螺纹与密封体14上的外螺纹相连,拉力环16下口内设有与连接套131外壁滑动配合的内凸环161,连接套131的上端设有与内凸环161和内螺纹之间的拉力环16内壁滑动配合的外凸环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张青敏,未经刘刚;张青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6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截齿
- 下一篇:一种转子结构及具有该转子结构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