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725.0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金生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3/04;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杨立铭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快速的LED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的照明灯具。从价格来讲,筒灯使用节能灯作为光源比LED筒灯常见,然而从光效上讲,LED筒灯的发光效率远比传统节能筒灯要好。LED筒灯一般包括散热器、LED光源、反光杯、透光罩和面环,散热器、LED光源、反光杯、透光罩和面环之间的组装相对复杂,不够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LED筒灯,旨在简化LED筒灯的组装操作,提高LED筒灯的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ED筒灯,包括散热器、LED光源、反光杯、透光罩以及面环,所述散热器呈盆体设置,为散热盆体;所述LED光源安装在所述散热盆体内的底面上,所述反光杯与所述散热盆体内的容腔适配,所述反光杯安装在所述散热盆体内,并罩在所述LED光源上;所述透光罩盖设在所述反光杯的上端口;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容腔上端口设有与所述面环适配的环形安装位,所述面环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位上;所述面环的侧壁内侧设有压环,所述压环的下端面压置在所述透光罩上,使所述透光罩和所述反光杯固定。
优选地,所述环形安装位设置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容腔外侧,为沿所述散热盆体的容腔上端口边缘向外水平延伸形成;在所述环形安装位上设置若干连接孔,在所述面环的侧壁外侧设置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在所述连接柱内设有螺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对齐,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内插入适配的螺钉,锁紧固定。
优选地,所述反光杯的上端边缘水平设有折边,所述折边搭接在所述环形安装位上,所述透光罩压置在所述折边上。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与所述面环的侧壁内腔适配,所述透光罩被固定在所述面环的侧壁内腔。
优选地,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外壁面上竖向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围绕所述散热盆体的中心轴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底部设有散热孔和出线孔。
优选地,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呈弧形设置的散热凹槽。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为钢化玻璃。
优选地,在所述散热盆体的对应两侧安装有扭簧扣。
优选地,所述散热盆体为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LED筒灯的散热器呈盆体设置,为散热盆体,LED光源安装在散热盆体内的底面上,反光杯与散热盆体内的容腔适配,反光杯安装在散热盆体内,并罩在LED光源上;透光罩盖设在反光杯的上端口;在散热盆体的容腔上端口设有与面环适配的环形安装位,面环安装在环形安装位上;面环的侧壁内侧设有压环,面环固定后,面环内的压环的下端面压置在透光罩上,使透光罩和反光杯固定,安装一步到位,简单方便,可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LED筒灯的一实施例中散热盆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ED筒灯的一实施例中安装有LED光源和反光杯的散热盆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ED筒灯的一实施例中LED筒灯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ED筒灯的一实施例中LED筒灯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LED筒灯的一实施例,该LED筒灯包括散热器、LED光源2、反光杯3、透光罩4以及面环5,散热器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具有高效的导热、散热性能。该散热器呈盆体设置,为散热盆体1。LED光源2安装在散热盆体1内的底面上,反光杯3与散热盆体1内的容腔适配,反光杯3安装在散热盆体1内,并罩在LED光源2上。在散热盆体1的底部设有出线孔,与LED光源2电气连接的导线从该出线孔中伸出来与驱动电源连接。在反光杯3的内壁反光面上均匀分布有弧形凸面,用于提高光线反射效果。反光杯3用于将LED光源2发出的光线汇聚并反射出去,提高照射距离和照明亮度。透光罩4盖设在反光杯3的上端口,透光罩4是透明的,透光率高。该透光罩4为钢化玻璃,不易损坏,用于保护LED光源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金生,未经何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机双管水压试验机双管进、出分料装置
- 下一篇:风机风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