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557.5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可科;徐海宝;郭奕;刘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菲达越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32 | 分类号: | B65G33/32;B65G3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输送 直接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螺旋输送机吊轴承纵向截面积比较大,适合安装在U型槽内,而且要定期添加润滑油,以保证螺旋轴的正常工作。当用户对螺旋输送机有特殊要求,比如安装位置、安装空间受到严格限制,被输送物料不能接触油污等一系列非常规情况时,传统吊轴承就不能再采纳使用。而且螺旋机的输送槽体要求为圆筒,且尺寸被限定时,传统吊轴承因为截面积比较大,被输送物料不能畅通,导致物料堵塞,传动电机超负荷工作而被损坏,被输送物料因特殊情况不能接触油污时,因传统吊轴承需定期添加润滑油才正常工作,被输送物料或多或少会受到润滑油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吊轴承尺寸大容易导致物料堵塞,需要添加润滑油会污染被输送物料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包括与左螺旋轴头、右螺旋轴头、轴承座、端盖,所述轴承座为圆柱形沿轴线开有放置非金属轴承套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底部开有与放置孔同轴线的第一通孔,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放置孔相适配的凸出的密封环,所述端盖上也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同直径的第二通孔;
所述左螺旋轴头的右部和右螺旋轴头的左部插接在一起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
所述轴承座与螺旋节壳体之间均布有至少两根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左螺旋轴头的右侧设有两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插杆,所述两根插杆相对的面上均开有弧形槽,两个插杆之间形成滑动槽;所述右螺旋轴头的左部上开有两个与插杆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右螺旋轴头的左部设有一个伸入滑动槽内的球体;保证了两个螺旋轴头的对接传动同时利用滑动槽和球体可以有一定的调节尺寸,有利于装配、传动。
优选的,所述非金属轴承套包括两层聚四氟乙烯垫和设置在两层聚四氟乙烯垫之间的尼龙垫;减小摩擦阻力。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与螺旋节壳体之间均布有三根支撑杆;能很好的支撑轴承座,使其长期稳定的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采用两螺旋轴轴头自身对接的联接方式,减小了吊轴承的尺寸,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需要定期添加润滑油,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物料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的实施例,螺旋输送机直接式吊轴承,包括与左螺旋轴头1、右螺旋轴头2、轴承座3、端盖4,所述轴承座3为圆柱形沿轴线开有放置非金属轴承套的放置孔,所述非金属轴承套包括两层聚四氟乙烯垫9和设置在两层聚四氟乙烯垫9之间的尼龙垫10,所述放置孔的底部开有与放置孔同轴线的第一通孔,所述端盖4上设有与放置孔相适配的凸出的密封环,所述端盖4上也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同直径的第二通孔;
所述左螺旋轴头1的右部和右螺旋轴头2的左部插接在一起穿设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左螺旋轴头1的右侧设有两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插杆6,所述两根插杆6相对的面上均开有弧形槽,两个插杆之间形成滑动槽7;所述右螺旋轴头2的左部上开有两个与插杆6相适配的插槽,所述右螺旋轴头2的左部设有一个伸入滑动槽7内的球体8;
所述轴承座3与螺旋节壳体11之间均布有三根支撑杆5。
左螺旋轴头1和右螺旋轴头2上分别接一根螺旋轴,从而将两根螺旋轴连接起来,再利用支撑杆5将轴承座3壳体固定住。本装置采用两螺旋轴轴头自身对接的联接方式,两螺旋节壳体之间用螺栓联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不需要定期添加润滑油,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物料畅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菲达越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菲达越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5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