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5174.8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0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时国庆;邓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中亚 硝酸盐 快速 检测 试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试纸,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物质的快速检测试纸,属于化学成分检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硝酸类物质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品中的一种有害物质,亚硝酸盐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生成国际公认的强致辞癌物质——亚硝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和我国食品安全力度的加大,亚硝酸盐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国家标准对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盐酸萘乙二胺法)具有结果准确、精密度高等优点,但操作过程复杂,需要专门的仪器,不适于食品安全的现场快速检测。目前,对亚硝酸盐含量快速检测技术虽有一些报道,但准确度和灵敏度需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采用亚硝酸盐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可与苯氨、4-氨基苯磺酰胺、萘胺及它们形成的内盐发生重氮、偶联反应生成紫红或粉红色的络合物,颜色越深亚硝酸根的含量越大的原理制作。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携带、误差较小的优点。适合于食品安全的快速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生产制造,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亚硝酸盐物质,使用简单、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包括试纸基片,检测基层;试纸基片由PVC聚合材料板构成,检测基层由定性滤纸构成,至少在试纸基片的一侧上设置着一层亚硝酸盐检测基层,在亚硝酸盐检测基层上涂覆设置一层亚硝酸盐检测表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试纸块(检测基层)全部浸入食品样品前处理样液后立即取出,将试纸朝上水平放置,观察颜色变化。所说的亚硝酸盐基层由氯化钠水溶液浸泡烘干构成,所说的亚硝酸盐基层中氯化钠水溶液的浓度范围:1%~5%。,所说的亚硝酸盐检测表层由盐酸萘乙二胺、磺胺、5-磺基水杨酸、PVP混合烘干构成,所说的亚硝酸盐检测表层中盐酸萘乙二胺、磺胺、5-磺基水杨酸浓度范围分别为:盐酸萘乙二胺:0.1~0.4mg/ml,磺胺:1~3mg/ml,5-磺基水杨酸:0.05~0.1g/ml,PVP:0.05~0.1g/ml。由于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盐先与氨基苯磺酸重氮化之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紫红或粉红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亚硝酸盐的含量成正相关。因此,试纸的颜色反应随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多而加深。在不同浓度的范围内,可以用肉眼将颜色分辨出来。用本实用新型试纸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灵敏度比较高,检测速度快,而且试纸易保存,并且保存时间较长,检测过程简单,使用便捷,价格便宜。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于食品厂的检测,也更适合于家庭中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较强的实用价值,便于食品安全检测的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食品中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纸,如图1、图2所示,包括试纸基片1,试纸基片1由PVC聚合材料板构成。检测基层2由定性滤纸构成。至少在试纸基片1的一侧上设置着一层亚硝酸盐检测基层2,在亚硝酸盐检测基层上涂覆设置一层亚硝酸盐检测表层3。
试纸基片1的长度为6cm,试纸1的宽度为0.5cm,厚度为0.2mm。
检测基层2的长度5mm,检测基层2的宽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举例说明利用本检测试纸进行亚硝酸盐检测的步骤:
实施例1:
液体食品的测定:
检测步骤:将试纸块全部浸入样液后立即取出,将试纸块朝上水平放置,观察颜色变化,2min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概略定量。
固体食品的测定:
前处理:称取5克样品剪碎后放入洁净容器中,加入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搅拌均匀浸泡10min后,取上清液待用。
检测步骤:参照液体食品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上述实施例只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5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中余氯快速检测试纸
- 下一篇:一种双层光片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