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类零件夹紧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4994.5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雍烽;于水英;赵增文;曹强;李明慧;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淄博淄蓄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9/03 | 分类号: | F16L19/03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05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夹紧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类零件夹紧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管类零件的密封连接一般采用粘接,缠绕,哈夫块压紧等型式,但对于需频繁连接拆卸(如对管类零件测试)场合,这些方法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方便拆卸,结构简单的管类零件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类零件夹紧密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堵头、螺纹套、弹性体、下堵头,上堵头和下堵头对接并形成空腔,空腔中装配有弹性体,通过螺纹套连接上堵头和下堵头并压紧弹性体。
所述的弹性体与上堵头、下堵头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
上堵头具有中心通孔结构。
上堵头一端为封闭结构。
上堵头上设置有通孔。
上堵头和下堵头对接连接,方便拆卸更换,可通过更换不同结构的上堵头,就可以实现管类零件的连接、封头及其他用途。通过弹性体来加大与管类零件的接触摩擦,使连接效果更好。弹性体与上堵头和下堵头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保证弹性体不会在上堵头和下堵头内滑动,进一步保证使用效果。通过螺纹套压紧上、下堵头和弹性体,即保证压紧的效果,又能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套的旋紧和旋松,就可实现管 类零件的密封连接或封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类零件密封连接型上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类零件封头型上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管类零件通孔密封连接用途上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堵头;2、下堵头;3、弹性体;4、螺纹套;5、中心通孔;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管类零件夹紧密封结构,包括上堵头1、螺纹套4、弹性体3、下堵头2,上堵头1和下堵头2对接并形成空腔,空腔中装配有弹性体3,通过螺纹套4连接上堵头1和下堵头2并压紧弹性体3。
如图2所示,上堵头结构为中心通孔5可插入管类零件,可实现管类零件的密封连接。
如图3所示,上堵头结构为无中心通孔,其一端密封可实现管类零件的封头。
如图4所示,上堵头结构为通孔6,可附加其它结构,可实现对管类零件的通气检测等用途。
工作原理为:上堵头1和下堵头2上安装弹性体3,螺纹套4连接上堵头1和下堵头2。通过旋紧与旋松螺纹套4,通过上堵头1和下堵头2对斜面压紧与松开弹性体3,从而密封压紧和松开插入其中的管类零件。
配合结构不同的上堵头,可实现不同的密封、连接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淄博淄蓄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淄博淄蓄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