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微波灭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4986.0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玮东;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A23L3/01 | 分类号: | A23L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微波 灭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微波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与物料直接相互作用,将超高频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微波杀菌是微波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细菌膜断面的电位分布影响细胞膜周围电子和离子浓度,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能,细菌因此营养不良,不能正常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阻碍死亡。从生化角度来看,细菌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若干氢键紧密连接而成的卷曲大分子,微波导致氢键松弛、断裂和重组,从而诱发遗传基因或染色体畸变,甚至断裂。微波杀菌正是利用电磁场效应和生物效应起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实践证明采用微波装置在杀菌温度、杀菌时间、产品品质保持、产品保质期及节能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食品在生产、保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极易污染变质。通常可以采用高温、干燥、烫漂、巴氏灭菌、冷冻以及防腐剂等常规技术来实现对食品的杀虫灭菌与保鲜。但往往影响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成份。而微波杀虫灭菌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同时受到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共同作用,使其体内蛋白质和生理活动物质发生变异,而导致微生物体生长发育延缓和死亡,达到食品灭菌、保鲜的目的。
目前食品微波灭菌设备结构复杂,灭菌完成后,食品还带有一定的温度,立马包装会存在闷气现象,也会影响食品的质量,而且现有的灭菌装置中设置有微波发生装置,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从进料口进料的食品量不好控制,进料太多容易灭菌不彻底,影响食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微波灭菌装置,它在出料口处设置有冷却装置,可以及时的封装,提高生产效率,外腔的外部设置有微波防泄漏装置,安全性好,进料口处设置有感应装置,可以控制进料的多少,达到灭菌彻底的目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腔1、转轴2、电机3、螺旋桨4、进料口5、出料口6、感应装置7、微波发生装置8、冷却装置10和透波管11;透波管11穿过外腔1,转轴2设置在透波管11的内部,转轴2上设置有螺旋桨4,转轴2的一端与电机3连接,透波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5,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6,外腔1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微波发生装置8,进料口5的一侧设置有感应装置7,所述的出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10。
所述的外腔1的外部设置有防微波泄漏装置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在出料口处设置有冷却装置,可以及时的封装,提高生产效率,外腔的外部设置有微波防泄漏装置,安全性好,进料口处设置有感应装置,可以控制进料的多少,达到灭菌彻底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腔1、转轴2、电机3、螺旋桨4、进料口5、出料口6、感应装置7、微波发生装置8、冷却装置10和透波管11;透波管11穿过外腔1,转轴2设置在透波管11的内部,转轴2上设置有螺旋桨4,转轴2的一端与电机3连接,透波管11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5,其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6,外腔1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微波发生装置8,进料口5的一侧设置有感应装置7,所述的出料口6的一侧设置有冷却装置10。
所述的外腔1的外部设置有防微波泄漏装置9。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出料口处设置有冷却装置,可以及时的封装,提高生产效率,外腔的外部设置有微波防泄漏装置,安全性好,进料口处设置有感应装置,可以控制进料的多少,达到灭菌彻底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复合添加剂产品生产的粉料吊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超速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