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4656.1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廖宁兰;谭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宁兰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78;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 运输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水源,或矿物含量不适中,或为人畜生理废水、人类生活垃圾和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水等污染而不能直接饮用或者不能饮用,因此离好水源较远的城区,只能将不能直接饮用或不能饮用的水过滤成自然界不存在的纯净水供人们饮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饮水质量,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城市社区、学校等饮水人数多且较集中场所固定的地区,如果想饮用到可口、健康的天然直饮水,大多都采用桶装输送,这样就无法实现集团用户直饮水的“自来水化”,但是如果采用长距离管道输送,一方面投资成本太高,另一方面在输送过程不仅容易造成天然直饮水的二次污染,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管道供水。鉴于此,如何让用户既能喝上无污染地天然直饮水,又能够实现直饮水的“自来水化”成为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了一种直饮水运输净化装置,该装置不仅保障了无菌直饮水的质量,而且采用车载运输直饮水到各个供水站点,大大缩短了管道输送距离,利于实现无菌直饮水的“自来水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包括运输车、设置在运输车上用于密封存储无菌直饮水的槽罐,所述槽罐上安装有一臭氧杀菌器,所述臭氧杀菌器通过外接设置一个逆变器与所述运输车的蓄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罐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接头,所述槽罐下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车上还设置有一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槽罐内设置有防波板。
进一步地,所述槽罐内壁、防波板外侧均衬有聚四氟乙烯涂层、聚丙烯涂层、聚氨酯涂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槽罐后侧面板上开设有一个可供工作人员进出槽罐内的通孔,便于工作人员对槽罐内部进行定期清洁,所述通孔通过法兰板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不仅实现了灵活供水输送,而且也避免了直饮水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运输车、设置在运输车上用于密封存储无菌直饮水的槽罐,其槽罐上安装有一臭氧杀菌器,其臭氧杀菌器通过外接设置一个逆变器与运输车的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运输车将直饮水输送各个供水站点,缩短了管道输送距离,且可以灵活输送到不同供水站点,扩大了无菌直饮水的输送范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其槽罐上设置有一臭氧杀菌器,用于避免无菌直饮水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2、本实用新型利于部分离水源较远的区域实现无菌直饮水的“自来水化”。本实用新型其槽罐用于密封存储无菌直饮水,并通过运输车将无菌直饮水输送到各个供水站点的蓄水箱中,利于实现区域无菌直饮水的“自来水化”,解决了目前因为采用桶装输送天然直饮水而造成的不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运输车,2-槽罐,3-臭氧杀菌器,4-逆变器,5-进水口,6-进水接口,7-出水口,8-出水管,9-水泵,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直饮水的运输净化装置,包括运输车1、设置在运输车1上用于密封存储无菌直饮水的槽罐2,其槽罐2上安装有一臭氧杀菌器3,其臭氧杀菌器3通过外接设置一个逆变器4与运输车1的蓄电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宁兰,未经廖宁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高温污水减压氧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折叠式净化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