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调温淬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4549.9 | 申请日: | 2013-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36 | 分类号: | C21D9/36;C21D1/62;C21D1/613;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2141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钢球调温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球生产线,从轧制出钢球到钢球进入淬火池,一般通过时间接控制钢球的淬火温度,由于工厂的通风条件和季节的差别,造成实际淬火温度与设定淬火温度有一定差别,有时淬火温度高,有时淬火温度低,淬火温度高时出现淬裂现象,淬火温度低时,钢球硬度达不到要求,淬火温度对于钢球质量影响非常大。
虽然市场上出现了钢球的测温仪器,但是,虽然测出了温度,却只能通过人工进行筛选,不能够保证生产线的流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钢球淬火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测出钢球温度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加热或静止降温操作,使得钢球生产线极其顺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球调温淬火装置,包括传送带和淬火池,所述传送带接近淬火池的一端、钢球通过的上方设有温控装置和红外感温器;所述传送带接近淬火池的一端的侧方设有调温器,所述调温器接近钢球一侧设有两个口,一个为火焰出口,一个为冷却气体出口,冷却气体出口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风机电源与温控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红外感温器与温控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温控装置与传送带的电源电连接;
所述调温器与温控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温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传送带接近淬火池的一端、钢球通过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调温器为乙炔焰调温器。
优选地,所述调温器为氢氧焰调温器。
优选地,所述红外感温器与下方钢球的距离≤10cm。
优选地,所述红外感温器与下方钢球的距离为3-5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效果如下:
当钢球温度高于正常温度时,红外感温器向温控装置发出高温信号,温控装置立即切断传送带电源,温度过高的钢球停在调温器附近,同时,温控装置启动调温器上的冷却气体出口,冷却气体将对钢球进行瞬时降温,此时,红外感温器实时监测钢球温度,当温度恢复正常后,红外感温器将正常信号送至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停止调温器释放冷气,重新启动传送带进入下一环节。
当钢球温度低于正常温度时,红外感温器向温控装置发出低温信号,温控装置立即切断传送带电源,温度过低的钢球停在调温器附近,同时,温控装置启动调温器上的火焰出口,高温气体将对钢球进行瞬时加热,此时,红外感温器实时监测钢球温度,当温度恢复正常后,红外感温器将正常信号送至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停止调温器加热,重新启动传送带进入下一环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钢球调温淬火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钢球调温淬火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调温器接近钢球一侧的局部视图。
根据附图,给出以下附图标记:
1-钢球;2-传送带;3-淬火池:4-红外感温器;5-调温器;6-温控装置;7-火焰出口;8-冷却气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钢球调温淬火装置,包括传送带2和淬火池3,所述传送带2接近淬火池3的一端、钢球1通过的上方设有温控装置6和红外感温器4;所述传送带2接近淬火池的一端的侧方设有调温器5,所述调温器5接近钢球1一侧设有两个口,一个为火焰出口7,一个为冷却气体出口8,冷却气体出口8与风机出风口相连,风机电源与温控装置6信号连接。所述红外感温器4与温控装置6信号连接;所述温控装置6与传送带2的电源电连接;所述调温器5与温控装置6信号连接。
如图2所示,为了更加高效地调节温度,设置调温器5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传送带2接近淬火池3的一端、钢球1通过的两侧。
在选择火焰出口7的高温气体种类时,可将调温器5设置为乙炔焰调温器,或氢氧焰调温器,即所使用高温气体为乙炔焰或氢氧焰,两者都能使钢球1瞬时升至所需温度。
另外,为了使红外感温器4实时测得的温度更加精准,它与下方钢球1的距离不能大于10cm,最好为3、4、5c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明珠钢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45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