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3644.7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卫;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云鹤盐业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0 | 分类号: | B29C31/00;B29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3002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粒机 原料 输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料输送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料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造粒机的主机是挤塑机,它由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挤塑机按照机头料流方向和螺杆中心线的夹角,将机头分成斜角机头(夹角120°)和直角机头。机头的外壳是用螺栓固定在机身上,机头内的模具有模芯座,并用螺帽固定在机头进线端口,模芯座的前面装有模芯,模芯及模芯座的中心有孔,用于通过芯线;在机头前部装有均压环,用于均衡压力;挤包成型部分由模套座和模套组成,模套的位置可由螺栓通过支撑来调节,以调整模套对模芯的相对位置,便于调节挤包层厚度的均匀性。机头外部装有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
现有的塑料造粒机一般都通过人工投料来实现原料供给,然而人工投料工作量大,费时费力,且投料不均匀,使得造出的颗粒不均匀。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来弥补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投料导致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投料不均匀、造粒机造出来的颗粒不均匀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将投料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了效率,且使得造粒机造出来的颗粒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其安装在造粒机上,且与所述造粒机连接,其包括底座、支架和承料杆;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料杆安装在所 述支架上,所述承料杆上设有膜卷,所述膜卷上绕设有薄膜;所述造粒机上设有螺杆、电机和进料口,所述螺杆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螺杆设于所述进料口内;所述薄膜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内,且所述薄膜与所述螺杆接触。
进一步,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承料杆上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于所述承料杆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卡位,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轴承卡位;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卡位中,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卡位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第二高度,且所述第一高度等于所述第二高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之间具有第一角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第四支杆之间具有第二角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第二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杆的转动,将薄膜可持续不断地均匀送入至进料口,故节省了人力,实现了送料的自动化;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效率,且使得造粒机造出来的颗粒均匀,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造粒机原料输送设备1,其安装在造粒机(未图示)上,且与所述造粒机连接,其包括底座(未图示)、支架(未图示)和承料杆4;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承料杆4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承料杆4上设有膜卷41,所述膜卷41上绕设有薄膜411;所述造粒机上设有螺杆61、电机5和进料口6,所述螺杆61与所述电机5电性连接,所述螺杆61设于所述进料口6内;所述薄膜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进料口6内,且所述薄膜与所述螺杆61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云鹤盐业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云鹤盐业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6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的水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热熔胶生产设备的电控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