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热器管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3494.X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郝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热器 管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处理的高温过热器的过热器管束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热值比较低,灰分比较大,容易由于烟气流速较高而产生磨损,会增加对垃圾焚烧处理的高温过热器的过热器管束中管子的磨损程度;同时由于灰分较大,而受过热器管束的各管子之间距离较小的影响,会在过热器管束上出现积灰架桥现象,影响烟气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热器管束装置,便于较高流速烟气的排出,可以避免烟气流速较高对过热器管束磨损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热器管束装置,该装置由多根金属管按行列排列方式固定设置,其中,以烟气在各金属管中的流动方向为纵向,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横向上相邻两金属管之间的间距为65mm~200mm,各金属管的横向一侧为烟气入口;所述纵向上相邻两金属管之间的间距为100mm~2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与烟气在各金属管中流动方向的纵向上垂直的横向上相邻的两个金属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5mm,使得从烟气入口进入的烟气更易于排出,减小了烟气的阻力,降低烟气的流速,避免由于烟气流速较高而产生对过热器管束装置各金属管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热器管束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过热器管束装置,可用在垃圾焚烧处理的高温过热器中,如图1所示,该装置由多根金属管按行列排列方式固定设置,其中,按烟气在各金属管中的流动方向为纵向,在垂直于所述纵向的横向上相邻两金属管之间的间距L2为65mm~200mm,各金属管的横向一侧为烟气入口B;所述纵向上相邻两金属管之间的间距L1为100mm~200mm。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过热器管束装置,适用于蒸汽温度小于325℃的高温过热器,该过热器管束装置的横上相邻金属管之间的间距保持在65mm或以上;在烟气流动的方向(即纵向)上,在纵向上过热器管束装置的各金属之间的间距保持在100mm或以上。通过以上间距设置,使得该过热器管束装置,从烟气入口B进入的烟气可降低高温过热器中烟气的流速,减小对过热器管束装置中金属管的磨损,并由于使过热器管束装置的各金属管在纵向上的间距保持在不小于100mm,减少过热器管束装置的积灰架桥现象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4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密封集尘管道
- 下一篇:用电信息采集模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