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3378.8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范福玉;周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科贝特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F9/26;F28F9/00 |
| 代理公司: | 济宁众城专利事务所 37106 | 代理人: | 李效宁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将余热回收利用。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空调压缩机在气体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设备冷却循环水或风的热量,蒸汽加热或干燥设备排出汽的热量等,都可以通过热交换的形式回收利用。但该类余热回收装置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容易在换热器件上结垢,换热效率逐渐降低,影响正常的使用,结垢到一定程度只能报废,影响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解决换热装置结垢的问题,保证正常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有一个下部封堵的筒体,筒体内腔下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下管板,筒体内腔上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上管板,筒体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管板和上管板的换热管,筒体内腔中上管板、下管板之间的部分构成换热腔,筒体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排汽管、进汽管、凝结水排放管,筒体底部设置进水管,筒体侧壁上处于上管板以上的位置设置与筒体内腔连通的出水管,筒体内腔处于上管板上方有封堵横截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与换热管上下对应的螺纹孔,固定板的每个螺纹孔上旋有带外螺纹的封堵管,封堵管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封堵帽,封堵管的下端与换热管上口为对应的对接口。
筒体内腔中处于上管板以下、下管板以上设置若干折流板,折流板的面积小于筒体内腔横截面面积,折流板在筒体内左右交错布置。
封堵管的下端与换热管上口对接口的结构为封堵管的下端有能与换热管上口外螺纹对接的内螺纹。封堵管与换热管也可以是锥口对接方式。
使用时,热汽体从进汽管进入,热汽体经折流板上升,当上升到靠近上管板的折流板空间时,水蒸汽凝结成水通过凝结水排放管排出,热汽体通过换热管换热降温后通过排汽管排出;需要加温的冷水从进水管进入,经换热管吸热后汇集到上管板、固定板以及筒体组成的汇集箱,加温后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
设备正常运行时,封堵管与换热管上端有一定距离,这时被加温的水就能从换热器上端流到上管板、固定板和筒体组成的汇集箱。当换热管结垢需要清理时,旋转封堵管,使封堵管下降,封堵管与换热管上端对接,这时卸下封堵帽,可以清理这根换热管里的水垢,当这根换热管清理完毕,拔出清理工具,拧紧封堵帽,旋转封堵管使其上升脱离换热管,恢复正常运行。再继续清理另一根换热管,依次直至清理完毕。
本实用新型能在运行中清理换热管内部的水垢,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封堵换热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有一个下部封堵的筒体4,筒体4内腔下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下管板13,筒体4内腔上部有封堵横截面的上管板5,筒体4内腔中设置若干贯穿下管板13和上管板5的换热管6,筒体4内腔中上管板5、下管板13之间的部分构成换热腔,筒体4外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与换热腔连通的排汽管10、进汽管11、凝结水排放管12,筒体4底部设置进水管8,筒体4侧壁上处于上管板5以上的位置设置与筒体4内腔连通的出水管9,筒体4内腔处于上管板5上方有封堵横截面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置与换热管6上下对应的螺纹孔,固定板3的每个螺纹孔上旋有带外螺纹的封堵管2,封堵管2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封堵帽1,封堵管2的下端与换热管6上口为对应的对接口,具体结构为封堵管2的下端有能与换热管6上口外螺纹对接的内螺纹。筒体4内腔中处于上管板5以下、下管板13以上设置若干折流板7,折流板7的面积小于筒体4内腔横截面面积,折流板7在筒体4内左右交错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科贝特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科贝特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3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