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3364.6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舒星;喻存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朗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收发 模组 | ||
1.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包括第一光纤耦合器,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结构相同的第二光纤耦合器,还包括发射分光单元,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分光单元包括本体座,所述本体座上端设有激光二极管,所述本体座的一侧有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射光光轴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且用于将激光二极管的发射光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从该发射分光单元发射出去的半反分光片,所述半反分光片与所述激光二极管之间设有光隔离器;所述发射分光单元的反射光出射方向上连接有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所述发射分光单元的透射光出射方向上连接有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分光片上下表面蒸镀有用于使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射光按照50%的比例进行反射及透射的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分光片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射光光轴之间形成夹角角度为40-5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分光片与所述激光二极管发射光光轴之间形成夹角角度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具有两个连接端口,且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具有一个连接端口;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具有两个连接端口,且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具有一个连接端口;
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一端的一个连接端口与所述发射分光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一端的另外一个端口与第一光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二端的连接端口与第一光纤连接头连接;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端的一个连接端口与所述发射分光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端的另外一个连接端口与第二光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端的连接端口与第二光纤连接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分光片固定安装在半反分光片固定座上,所述半反分光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本体座的一侧;所述激光二极管固定在激光二极管固定套上,所述激光二极管固定套固定安装在所述本体座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二极管为FP激光二级管或DFB激光二级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和/或第二光纤耦合器为WDM耦合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第一侧与所述发射分光单元进行连接的连接端口中的光纤插针体外表面上均匀涂覆有增透膜;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侧与所述发射分光单元进行连接的连接端口中的光纤插针体外表面上均匀涂覆有增透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工双向光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探测器和/或第二光探测器为PIN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朗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朗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3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