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3125.0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虹;刘斌奇;张文;李智;成剑明;黄俊;廖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真空 升降 rh 精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RH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户对钢材品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钢材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从工艺本身和经验来看,RH系真空处理技术已成为一种扩大产品范围,提高产品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国内各钢厂现有RH真空处理装置全部采用钢水罐升降的工艺技术方案,比如采用地坑式液压顶升机构顶升钢水罐或者运输车,或者采用地面式双液压顶升机构顶升钢水罐及其托架,再或者采用高架式电机驱动卷扬机构或液压驱动卷扬机构提升钢水罐。上述技术方案在RH真空处理时,钢水罐较长时间停留在半空中,存在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包括机架、钢水罐、真空室和与所述真空室连接的真空室顶部、水冷弯头、水冷抽气管、气体冷却器、真空加料系统,还包括升降框架,所述真空室、真空室顶部、水冷弯头、水冷抽气管、气体冷却器和真空加料系统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升降框架连接的卷扬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支撑所述真空室的旋转支腿。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真空系统抽气管道,所述气体冷却器的出气管通过水冷旋转接头与所述真空系统抽气管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定滑轮,升降框架上设有动滑轮,所述卷扬机上的绳索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升降框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精炼装置还包括运输车,所述钢水罐置于所述运输车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运输车上配有真空室更换框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导向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所述升降框架的支撑装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RH精炼时,首先通过运输车将钢水罐运至RH处理位,然后通过卷扬机将真空室慢慢放下,真空室底部的插入管浸入钢水中开始精炼处理。RH处理结束后,真空室由卷扬机提升至高位,运输车将钢水罐运至钢水接受跨,由行车吊上连铸机进行浇铸。本实用新型精炼装置的RH处理过程中,钢水罐无需提升,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RH真空精炼装置的工艺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RH真空精炼装置的工艺平面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RH真空精炼装置的工艺平面纵断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真空室升降的RH真空精炼装置包括机架16、钢水罐2、真空室3、升降框架8和与真空室3连接的真空室顶部4、水冷弯头5、水冷抽气管、气体冷却器6、真空加料系统7。
机架16为钢结构平台,真空室3、真空室顶部4、水冷弯头5、水冷抽气管、气体冷却器6和真空加料系统7安装在升降框架8上,机架16上设有与升降框架8连接的卷扬机13,通过卷扬机13实现升降框架8的升降,从而实现真空室3的升降。本实施例中的卷扬机13通过电机驱动。
在进行RH精炼时,首先通过运输车1将钢水罐2运至RH处理位,然后通过卷扬机13将真空室3慢慢放下,真空室3底部的插入管浸入钢水中开始精炼处理。RH处理结束后,真空室3由卷扬机13提升至高位,运输车1将钢水罐2运至钢水接受跨,由行车吊上连铸机进行浇铸。在RH的处理过程中,钢水罐2无需提升,安全性高。
进一步的,升降框架8上设有旋转支腿11,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支腿11有四个。四个旋转支腿11支撑真空室3,同时便于真空室3的更换。
进一步的,机架16上还设有真空系统抽气管道10,气体冷却器6的出气管通过水冷旋转接头9与真空系统抽气管道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