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对流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3072.2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三新热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34 | 分类号: | F22D1/34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古玲玉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对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泵,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对流泵。
背景技术
相变锅炉是90年代从日韩引入我国的一种锅炉类型,工作在常压附近,利用蒸汽对加热工质进行加热。热损失小,换热效率高,克服锅炉结垢问题,使用中基本不需要补水。在分体式相变锅炉的应用中,蒸发器和换热器之间有进气通道和回水通道。在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换热器因相变吸热而将蒸汽变为水,蒸汽变少,压力减小,从而形成换热器和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使蒸汽不断从蒸发器到换热器 ,冷凝水通过回水管道回到换热器,形成汽、水循环,完成热量能流不断从蒸发器到换热器,实现对盘管内工质加热的目的。
在分体式相变锅炉的应用中,会发生水堵现象,也就是冷凝器中的水不能很快回到蒸发器中,造成换热器中大量积水,影响换热效果。大量水到了换热器后,蒸发器水位降低,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冷凝水不能及时回到蒸发器的原因:第一,可能是冷凝水量大,管径过小造成拥堵,导致换热器内有大量积水;第二,可能是蒸发器内蒸汽压力大,和水的表面张力,托举着换热管道的水,导致水无法回到蒸发器中。这两种原因造成的水堵,都可以通过加大管径来进行克服。但加大管径会带来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增加了成本,如增加法兰的口径及管路上其它管件的口径;管道的口径加大,管道加工难度加大;特别对多换热器的分体相变锅炉来说,开多个大口径的孔,导致蒸发器壳体强度降低,造成锅炉整个系统的承压能力降低,等这些不利因素。目前还没有克服这种缺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独特、能解决相变锅炉和相变加热炉汽水通道不畅通的问题、方便维修和散热、保证分体相变锅炉换热效率的提高、稳定运行、安全可靠的蒸汽对流泵。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蒸汽对流泵,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固定在支撑架内的输出轴垂直向上的风机电机,支撑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有通过蒸汽旁分管连通的上集汽腔和下集汽腔,上集汽腔上部连有出口法兰,下集汽腔下部连有进口法兰,风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上集汽腔在所述出口法兰的入口端上配合有风扇。
在所述电机本体和所述风扇之间配合有风机安装盘,安装盘通过丝扣和所述支撑架紧固。
所述支撑架为U形或O形。
所述蒸汽旁分管连通的上集汽腔和下集汽腔为U形或O形。
所述风扇为轴流式。
所述蒸汽旁分管均布有多组。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
1)结构独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它包括一固定在支撑架内的输出轴垂直向上的风机电机,支撑架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连有通过蒸汽旁分管连通的上集汽腔和下集汽腔,上集汽腔上部连有出口法兰,下集汽腔下部连有进口法兰,风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上集汽腔在所述出口法兰的入口端上配合有风扇。
2)方便维修和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电机的外安装方式,利于散热,装置紧凑,上集汽腔和下集汽腔和蒸汽旁分管构成的U或O形结构 ,给轴向安装电机留出位置 ,方便维修和散热,而且上集汽腔和下集汽腔和蒸汽旁分管组成的U形或O形及其它类似变形结构,给风机在轴向上安装提供了位置。
3)提高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利用风扇对蒸汽在蒸汽封闭管路中进行加速,提高换热效率。
4)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采用U或O形支撑架,增强了结构强度,对前后加装密封盖后,可以将风机电机提高到防爆等级。
5)使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可以在在蒸汽管道中加,可以加快蒸汽的流速,从而提高换热器盘管的换热效率;也可以在回水管道上加入本装置,在回水管道口径不变甚至减小的情况下, 打破液面张力,加快冷水回流,将冷凝水及时回收到蒸发器中,克服水堵产生的根源。减小管径,也为生产节约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在水堵不再发生后,也可加快换热器与蒸发器蒸汽流场的对流运行速度,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对流泵因为电机功率较低,以较小的电功率能耗,可以带来制造成本的降低,可以保证分体相变锅炉换热效率的提高,锅炉的稳定运行,带来锅炉安全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三新热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三新热超导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3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气化燃煤锅炉
- 下一篇:一种基于泡沫铜和微槽道的一体化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