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视力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2530.0 | 申请日: | 2013-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庆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A61N2/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8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视力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部治疗仪,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视力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工作学习压力的提升,近视弱视对青少年的危害越来越大,影响青少年学习进而造成学生心里危害的案例有增无减。目前市场上的视力提升仪器普遍针对晶状体调节力恢复训练,来增强受训人的调节力进而提升视力。
这些训练仪器因通过增强晶状体调节力而提升视力,若停止受训,在睫状肌多次痉挛后调节力会迅速降回原点甚至更低,视力则快速反弹至受训前甚至更差,这样变出现了这个现象:使用这些仪器受训的未成年人出现受训依赖却无法得到有效巩固,而不得不拿出相当一部分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这种循环中不能自拔;而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不同个体存在瞳距差异,在接受单一规格(无瞳距调节性)的训练仪器训练时,瞳距未得到匹配的受训群体中出现眼位变化(眼位偏斜,多数造成单眼外斜)的案例时有发生,尤其在年幼的受训人群中,这种变化会伴随孩子一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受训者出现受训疲劳不适甚至眼位变化的小型视力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视力治疗仪,包括镜片架,所述镜片架为分体式结构,由左镜片架和右镜片架组成,所述镜片架的顶端设有瞳距调节滑套,瞳距调节滑套的顶部设有两个可供治疗镜片插入的插槽,两个插槽分别与左镜片架和右镜片架对应,在左镜片架和右镜片架的上端部与瞳距调节滑套之间设有相匹配的滑轨和滑槽,在瞳距调节滑套的作用下,所述左镜片架和右镜片架能左右平行移动;所述镜片架的左右两侧通过缓冲橡胶牵拉带连接,所述瞳距调节滑套的中部设置有防坠孔,防坠孔内穿有防坠带,防坠带向后侧与缓冲橡胶牵拉带连接在一起,通过所述防坠带与缓冲橡胶牵拉带共同形成了角膜自身恢复塑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瞳距调节滑套的后侧设有紧固件,所述瞳距调节滑套的两侧设有限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架底部的插槽内设有LED红外灯。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架的前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训练眼球的LED灯。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架的内侧设有磁疗体,该磁疗体的外表面呈斜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视力治疗仪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小型视力治疗仪左右侧设置缓冲橡胶带牵拉设计,中部含有防坠带,三部位组建角膜自身恢复塑形结构,不仅可防止普通压疗对受训者造成的散光危险,而且可使受训者脱离反弹怪圈;2、小型视力治疗仪中部设置瞳距调节与固定设计,防止受训者出现受训疲劳不适甚至眼位变化。3、结构简单,功能易行;4、人性化设计,器材与受训者高度匹配佩戴进行训练,降低受训疲劳感,防止眼位变化;5、左右中三部位协调设计改善普通压疗器材作用,增加训练效果时防止不规则散光出现。6、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视力治疗仪插槽内设有LED红外灯,当雾视镜片插入后镜片通体散发红外光,使得眼部组织新陈代谢加快的同时也加快了受训者角膜自身恢复塑性的速度与质量,进一步防止受训者出现受训疲劳甚至眼位变化。7、本实用新型的小型视力治疗仪前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训练眼球的LED灯,这些灯由程序控制发光与熄灭时间与次序,眼球追随发光的LED灯的过程中眼球的内、外直肌,上、下直肌得到充分运动,同时睫状肌高度收缩与舒展,加快眼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提升了睫状肌的抗痉挛能力,使受训者在生活或受训中更难出现视疲劳,防止出现眼位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视力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一种小型视力治疗仪,包括镜片架1,镜片架1为分体式结构,由左镜片架11和右镜片架12组成,镜片架1的顶端设有瞳距调节滑套2,瞳距调节滑套2的顶部设有两个可供治疗镜片插入的插槽21,两个插槽21分别与左镜片架11和右镜片架12对应,在左镜片架11和右镜片架12的上端部与瞳距调节滑套2之间设有相匹配的滑轨和滑槽,在瞳距调节滑套2的作用下,左镜片架11和右镜片架12能左右平行移动。
进一步的,镜片架1的左右两侧通过缓冲橡胶牵拉带13连接,瞳距调节滑套2的中部设置有防坠孔22,防坠孔22内穿有防坠带23,防坠带23向后侧与缓冲橡胶牵拉带13连接在一起,通过防坠带23与缓冲橡胶牵拉带13共同形成了角膜自身恢复塑形结构。
进一步的,瞳距调节滑套2的后侧设有紧固件24,瞳距调节滑套2的两侧设有限位件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庆,未经郭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2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及其天线罩以及该天线罩的模具和成型工艺
- 下一篇:晶棒切割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