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1120.4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脉涛;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13/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导管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通过气管导管雾化给药的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经气管导管的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危病症,吸入雾状特效抗哮喘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患者清醒时患者可主动吸入药物,但如患者昏迷或麻醉并已作气管插管时,则无法吸入药物,目前常用方法是向气管插管口进行药物的多次喷雾,但因导管较长,雾状药物难以到达导管远端和细支气管,因而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该给药装置可以在人工通气的同时将药物送入并雾化于气管插管远端的气管内,使得药物更容易吹入患者远端细支气管,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药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气管导管、连接管和喷药装置,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导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衔接口衔接,在所述连接管管端外圆周上设有支管,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瓶、转臂手压泵、喷管,其中转臂手压泵旋设于喷药瓶上,且转臂手压泵入口处连接的吸管伸入喷药瓶底部,转臂手压泵出口处连接出口管,出口管另一端连接喷管,所述喷管插入连接管内并穿设于气管导管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管斜向设置于连接管外圆周面上,且支管与连接管入口端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臂手压泵的出口管转动连接转臂手压泵的手压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人工通气的同时将药物送入并雾化于气管插管远端的气管内,使得药物更容易吹入患者远端细支气管,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包括喷管1、连接管2、气管导管3、转臂手压泵4、喷药瓶5、支管6、吸管7、手压杆8、出口管9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经气管导管的喷雾给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气管导管3、连接管2和喷药装置,所述气管导管3和连接管2之间通过衔接口衔接,在所述连接管2管端外圆周上设有支管6,所述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瓶5、转臂手压泵4、喷管1,其中转臂手压泵4旋设于喷药瓶5上,且转臂手压泵4入口处连接的吸管7伸入喷药瓶5底部,转臂手压泵4出口处连接出口管9,出口管9另一端连接喷管1,所述喷管1插入连接管2内并穿设于气管导管3中。
所述支管6斜向设置于连接管2外圆周面上,且支管6与连接管2入口端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转臂手压泵4的出口管9转动连接转臂手压泵4的手压杆8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将连接管2一端连接在气管导管9外端,连接管2的支管6连接供氧呼吸机,喷管1一端连接转臂手压泵4的出口管9,喷管1的另一端从连接管2中穿出,并伸入气管导管9内,当需要对气管内进行给药操作时,只需按压转臂手压泵4的手压杆8,通过这样的操作喷药瓶5内的药物便可以经吸管7被吸出,并最终从喷管1的喷口喷向气管远端。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病人人工通气的同时进行给药操作,可使雾化的药物更容易吹向细支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0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1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