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源接收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0971.7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飞;赵秀红;王嘉耕;张玉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8 | 分类号: | G01M1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接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振检测工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源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激励和传动系统的振动激励都会引起车身振动,进而造成后视镜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抖动,严重的振动抖动会造成后方视野模糊不清,导致驾驶员因判断失误而引发事故。因此,在后视镜的生产过程中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后视镜光学振动检测的标准,只有符合了标准才能安装于车辆上进行车辆生产与组装。在制定了后视镜光学振动标准的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测量汽车外后视镜在强化振动下对驾驶员的不适影响,在振动台架上进行,振动时后视镜的图像总在一定的范围内摆动,根据现有的标准,在玻璃上测得的扭转角不允许超过18。,这样才能成为符合标准的后视镜。
影响后视镜光学振动检测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后视镜镜片本身的镀层的材料不同,引起的反射率不同。发射率是衡量物体表面反光本领的物理量,大小等于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能量除以单位表面积单位时间内接受的能量,发射率一般和光的波长、辐射方向、物体材料、温度有关。另外,影响后视镜光学振动检测的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在以往的后视镜振动检测试验中,实施者采用的图像采集板为白板或者其它没有任何标记的采集板,当激光的反射光在图像采集板上形成稳定的图像后,实施者往往使用手动方式在图像采集板上做标记,做好标记后用手动的方式测量图像的尺寸,以此种方式得出的后视镜光学振动结果误差较大,甚至形成错误,导致车辆配置的后视镜不符合标准,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给驾驶者带来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准确测量后视镜光学振动试验中试验数据的光源接收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光源接收设备,包括采光主板和主板框架,二者通过主板固定夹连接,采光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圆环,圆环数量至少为二个,且为同一圆心,圆环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板固定夹包括夹体以及固定夹体的螺栓和螺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板框架上部为凹形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栓与主板固定夹的夹体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母与主板固定夹位于主板框架两侧,二者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光主板上还设置有激光束固定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板框架底部连接有主板框架底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板框架底座由塑胶包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光主板的形状根据需要设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主板框架底座采用倒凹形底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采光主板的板面是平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接收设备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接收设备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接收设备的图2示出的实施例的主板框架的侧视图。
标注:1、采光主板 2、主板框架 3、主板框架固定夹 4、激光束固定夹 5、主板框架底座 6、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按照实用新型的光源接收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光源接收设备的一优选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说明。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光源接收设备,包括包括采光主板和主板框架,所述采光主板和主板框架通过主板固定夹连接,采光主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圆环。所述采光主板上设置的圆环的每两条相邻的圆形边界之间的距离为0.5mm(毫米),在现有的后视镜光学震动标准中误差为0.5mm(毫米)是在允许的测试误差范围之内的。
激光器发射激光束至将要测试的后视镜上之后,首先通过挪动主板框架来调节采光主板与所要测试的后视镜之间的距离,达到标准距离后将主板框架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待主板框架平稳地放置后通过调节采光主板与主板框架之间的主板固定夹来调节采光主板的板面与所要测试的后视镜的镜片所在平面的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0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烟灰缸的组合沙发床
 - 下一篇:一种缝合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