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0281.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3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坤;徐圣恩;周子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绍坤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层 分离 空气净化 智能 交换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智能交换机,具体涉及一种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机采用的分离材料是活性碳、PP纤维滤材做为过滤网,用微孔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比微孔大的颗粒物被拦截,但比微孔小的颗粒物仍通过微孔散播到空气中,滤网易被堵塞,而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造成二次污染。
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机,放置在客厅、卧室,人与机距离近,人听到的噪音不小于30分贝,噪音大;本机安置在洗手间或厨房,人与机距离远,人听到的噪音小于10分贝,关上房门,噪音更小。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机,由于放置在室内净化,通过风口换气只净化了大部分室内空气而不是全部,过滤网逐渐堵塞,且有二次污染,室内人员呼吸空气,氧气逐渐减少,二氧化碳逐渐增多,因此人呼吸的空气质量不高。
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机,尽管釆用了不同的分离技术,但无一例外都釆用了过滤网,而过滤网都必须人工清洗,不清洗就不能过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滤过的有害颗粒物,机器工作时噪音大,室内空气不能置换而导致空气质量底,过滤网清洗不能智能化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机如图1所示,包括电源插头,交换机外壳,净化装置、智能控制装置,交换机外壳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进气孔;智能交换机右侧设置双层净化装置,其下层净化装置中空气压缩机将进气管与第一盛水容器连接,上层净化装置中第二盛水容器通过进气管与下层净化装置中的第一盛水容器连接;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智能控制模板。
进气管插入第一盛水容器底部1/4~1/6处,其中第一盛水容器上部设置进水管,底部设置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顶端设置电磁阀;第一盛水容器内部进气管左右两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挡水板、网眼挡水板、O型挡水板,第一盛水容器右侧内壁安装水位仪。进气管设置有室内进气管口及室外进气管口。
另一进气管插入第二盛水容器底部1/3~1/5处,其中第二盛水容器顶部设置出气管口,向下依次为过滤板、模板、进水管,其模板上安装1个进水孔;底部设置出水管,其进水管和出水管顶端设置电磁阀;第二盛水容器内部进气管左右两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挡水板、网眼挡水板、O型挡水板,第二盛水容器右侧内壁安装水位仪。第二盛水容器中安装正负电极,两电极之间设置离子交换膜。
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交换机为可移动式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交换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机采用了水层分离、管道输气、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及环境的双重净化,同时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以每天定时自动换水,保持高净化率及智能化程度,可制作车载空气净化机,也可制成大小各种型号的空气净化机和空气净化循环系统,供机关、学校、幼儿园、商场、坑道、工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插头;2机外壳;3-1进气管一;3-2进气管二;4进气管口;5空气压缩机;6出气管口;7过滤板;8进水孔;9模板;10出气孔;11挡水板;12网眼挡水板;13 O型挡水板;14水位仪;15-1第一盛水容器;15-2第二盛水容器;16离子交换膜;17正负电极;18出水管;19电磁阀;20进水管;21隔板;22防漏电装置;23易变器;24电子智能交换模板;25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双水层分离式空气净化智能交换机,包括电源插头1,交换机外壳2,净化装置、智能控制装置,其交换机外壳2内壁上设置至少5个进气孔25;智能交换机右侧设置双层净化装置,其下层净化装置中空气压缩机5将进气管一3-1与第一盛水容器15-1连接,上层净化装置中第二盛水容器15-2通过进气管二3-2与下层净化装置中的第一盛水容器15-1连接;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电子智能控制模板24。
进气管一3-1插入第一盛水容器15-1底部1/4~1/6处,其中第一盛水容器15-1上部设置进水管20-1,底部设置出水管18,进水管20-1和出水管18顶端设置电磁阀19;第一盛水容器15-1内部进气管一3-1左右两侧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挡水板11、网眼挡水板12、O型挡水板13,第一盛水容器15-1右侧内壁安装水位仪14。进气管3-1设置有室内进气管口4及室外进气管口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绍坤,未经王绍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0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水帘布组件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集中产热水分户供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