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球浇注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0217.3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舒涛;赵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市佳华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5/04 | 分类号: | B22D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装置,尤其涉及磨球浇注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磨球机广泛使用在水泥、采矿、建材、化工、电力和陶瓷等生产领域。磨球机的主要作用是,将物料粉碎和研磨,达到理想的混合均匀的程度。一般情况下,磨球机内有若干磨球,由磨球不断滚动碾压物料,使之混合均匀。由于磨球长期与物料混合搅拌与打磨,因此磨球的消耗量也较大。现有的磨球多是由手工单工位生产,其生产效率低;个别厂家采用生产线进行生产,但其生产线结构复杂,前期一次性投入大,安装调试困难,后期维护保养等成本居高不下,并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磨球浇注成套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磨球浇注成套装置,所述磨球浇注成套装置包括:浇包、模具和自动传送装置,模具放置在自动传送装置上,浇包设置在自动传送装置的一端。
所述自动传送装置,按照传送顺序方向,依次设置:浇注工位、冷却工位、开模取件工位、造型合模工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结构简单,简化了现有磨球浇注工艺步骤,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适合规模化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工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包括:浇包1、模具2和自动传送装置3。自动传送装置3根据工艺布局和空间的需要,设计成自动循环传送,按照图1中箭头所示进行不间断传送。
模具2放置在自动传送装置3,并由自动传送装置3带动起传送。根据工作效率和实际需要,自动传送装置3可以放置多个模具2。浇包1设置在自动传送装置3的一端,当自动传送装置3将模具2传送到浇注工位时,由浇包1中的铁水给模具2进行浇注,这样完成自动浇注。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磨球浇注成套装置工位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传送装置3,按照传送顺序方向,依次设置四个工位,即:浇注工位A、冷却工位B、开模取件工位C、造型合模工位D。浇注工位A为特定的固定工位,在此工位上,由浇包1给模具2完成浇注。浇注后的模具2进入冷却工位B,由冷却装置(图中未示出)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模具2再进入开模取件工位C,取出磨球。随后,再在造型合模工位D上对模具2进行清理、造型、合模等操作,完成后再次进入浇注工位A重新进行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市佳华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市佳华耐磨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0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拆卸式钻头
- 下一篇:适用于重型车可调后防护的步进电机反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