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10168.3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胡勉;王海;刘霜;胡世义;吴敬东;罗峰;江龙;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靠性 lcd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市场的LCD产品中,装PIN(金属引脚)产品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为提高装PIN产品的生产效率,业界都普遍引入气动上脚设备,甚至是双边气动上脚设备。由于车载产品对可靠性要求高,功能要确保零缺陷,现有双边气动上脚设备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上脚力度均匀性差:尤其是双边产品,由于传统的上脚设备使用的是双边上脚模式,虽然效率非常高,但是由于每次放玻璃的位置有偏差,很难保证两边同时上脚的力度均匀性和稳定性,从上脚时的LCD因受力不均引起的底色变化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接触面积不稳定:由于上脚时玻璃和引脚同时在移动受力,所以上脚力度以及LCD 引脚插进金属引脚卡口的位置较难控制。上脚力度大时金属引脚卡口易受冲击变形,导致卡口间距变大,金属引脚与LCD ITO的接触面积不够,造成不稳定缺划;上脚力度小时LCD 引脚进金属引脚卡口的位置较少,容易引起引脚松动及接触不良,造成不稳定缺划;
3.引脚变形比例高:上脚操作过程中,放引脚及上完脚后取出产品时因引脚槽太深,引脚容易卡在固定引脚的齿条中,常造成金属引脚移动或变形,点UV胶时UV胶流入卡口导致不稳定缺划。
基于上述原因,现有的LCD上脚设备因可靠性不足,难以满足车载市场对高品质LCD产品的需求,常因不稳定或缺划不良导致客户投诉,影响了LCD产品生产厂家的声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引脚变形少且取放方便的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包括机体、限位气缸和LCD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引脚固定板和连接杆,其中引脚固定板顶部设有金属引脚齿条,连接杆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引脚固定板的两侧,限位气缸一端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和LCD平台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根连接杆上。
所述限位气缸上设有可调旋钮。
所述金属引脚齿条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三角形浅齿槽。
所述定位板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针对上脚稳定性差问题,为了提高上脚力度的均匀性,将双边上脚改成了单边上脚模式,虽然效率上有所降低,但是可确保稳定性,符合车载产品要求;
2. 为确保上脚接触面积达标,在更改单边上脚模式的基础上,对气缸行程增加了限位功能,可控制上脚力度均匀,防止引脚插进金属引脚齿条的卡口时力度太大造成卡口撑大变形,并增加了可调旋钮,又方便更换不同尺寸的LCD产品时对设备进行调试;
3. 将传统的推金属引脚上脚的模式更改为固定引脚位置推玻璃上脚的模式;并且在双边上完一只引脚要上另一只引脚时,在定位板上增加了定位凹槽,只让玻璃边受力而不接触已上好的引脚,杜绝了引脚因受冲击力变形的隐患;
4. 为改善取放金属引脚和产品时引脚变形问题,对金属引脚齿条做了修改,将传统的矩形深齿条改为悬空的三角形浅齿条,便于取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限位气缸,3-LCD平台,4-引脚固定板,5-连接杆,6-定位板,21-可调旋钮,41-金属引脚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可靠性LCD上脚设备,包括机体1、限位气缸2和LCD平台3,在机体1上方设有引脚固定板4和连接杆5,其中引脚固定板4位于机体1右侧,且顶部设有金属引脚齿条22,金属引脚齿条22上均匀且悬空地设置有多个三角形浅齿槽,三角形浅齿槽能方便金属引脚和LCD产品的取放,并防止金属引脚变形,连接杆5有两根,分别设置在引脚固定板4的两侧,限位气缸2一端设置有定位板6,另一端设有可调旋钮21,定位板6和LCD平台3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根连接杆5上,定位板6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能在双边上完一只引脚要上另一只引脚时,只让LCD构件的玻璃边受力而不接触已上好的引脚,避免引脚因受冲击力而变形。
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在引脚固定板4上固定有金属引脚,LCD平台3上方安装上LCD构件,由限位气缸2的动作驱动定位板6和LCD平台3在连接杆5上滑动直至引脚固定板4处,同时使得LCD构件的一边能与金属引脚进行良好的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01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