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能耗屋顶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9687.8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道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E03B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屋顶 雨水 回收 中水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特别是一种零能耗屋顶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洪、涝、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为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500m3/年,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6,加拿大的1/58,居世界第110位,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我国不仅水资源匮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缺水城市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胶东及沿海地区,北方和沿海地区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在我国,城市缺水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工程型缺水、污染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是指因取水、供水工程、设施的不足而导致城市出现缺乏用水的紧张状况。污染型缺水是指因城市水源被污染失去利用价值而引起的城市水源不足,而出现的供水紧张状况。资源型缺水是指现有的水资源量不足以支持城市的需水量而发生的供水、用水紧张状况。现实中,对于一个城市往往有两三种类型的缺水问题同时存在。
相比之下,最容易解决的是工程型缺水,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增建取水、供水设施,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污染型缺水解决起来较复杂。地表水污染的治理相对容易,所用时间也相对短些。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则十分困难,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严重时需几十年至上百年。处理污染型缺水问题不仅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而且所涉及的非资金、技术因素也很多,因此较为繁复。对于资源型缺水,一是应努力寻求新水源,二是在城市水资源研究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目标,以使城市的用水需求不超出城市水资源的承受能力。
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市的工作步伐较快。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城市节水办公室从1998年开始立项研究,并于2001年4月通过鉴定,开始在城区以示范工程来推广应用;北京市政设计院开始立项编制雨水利用设计指南;北京市政府66号令(2000年12月1日)中也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起初,我国的城市雨水利用仅仅是在一些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的雨水集流利用工程。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璋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地。随着近年来我国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大幅增长,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地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才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越发重视,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大城市也相继开展研究利用,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适应节能与环保的基本国策,节约水资源,加强对中水的利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零能耗屋顶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系统,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高雨水利用率,另一方面以此作为节能节水、中水回用的示范,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并解决垂直绿化系统植物难以灌溉的问题,同时实现建筑内卫生用水基本自给自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能耗屋顶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建筑物屋顶的飘板,该飘板的出水端依次连通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和终端用水管网,且该飘板、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的水平高度依次递减以形成重力势能梯度。
上述方案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为,该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沉淀池、过滤池、蓄水池设置于建筑物屋顶。
该终端用水管网为景观灌溉用水系统和大楼卫生用水系统。
该飘板采用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且该飘板与雨水降落方向呈一夹角。该飘板用于收集雨水,并引导雨水流动进入初期弃流装置。
该初期弃流装置包括一水池状的弃流池,该弃流池的下部设置一连通下水道的排空管,该弃流池上设置与飘板的出水端相连通的进水管和与沉淀池相通的出水管。该初期弃流装置用于将降雨初期污染程度较高的雨水直接分流至污水管道,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排放,并将降雨后期污染程度较轻的雨水经过预处理、截留。
该沉淀池用于对固体漂浮物和颗粒物进行沉淀,使污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与水分离开并形成沉淀,从而使雨水水质得到提升。
该过滤池包括位于中部的回收雨水区及分设于回收雨水区两侧的培养液区和消毒液区,其中回收雨水区与培养液区之间通过自动阀门和第一半透膜分隔,该回收雨水区与消毒液区之间直接通过第二半透膜分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道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道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6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式防溅小便池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装置